6月底的三江平原,碧野千里,年夜豆、玉米、水稻頂風矗立,孕育著新一季的豐產盼望。在黑龍江省佳木斯市,從市到縣、由鄉至村,一場關乎“躲糧于地、躲糧于技”的重點攻堅舉動——糧油作物年夜面積單產晉陞舉動,正在周全提速。
食糧平安是“國之年夜者”。往年年末召開的中心鄉村任務會議明白提出,連續加強食糧等主要農產物供應保證才能,穩固食糧收穫面積,深刻推動糧油作物年夜面積單產晉陞舉動。
作為國度食糧主產區和主要的優質商品糧基地,2024年,佳木斯市食糧總產到達233.6億斤,年夜豆均勻單產到達334.5斤/畝。本年,佳木斯市提出了更具挑釁性的目的:在全市范圍內遴選1萬塊300畝以上的年夜地塊,整縣制推動年夜面積單產晉陞,力爭玉米比全市均勻單產減產40%以上,年夜豆減產30%~45%,水稻減產15%~30%。
在全國策劃年夜面積單產晉陞舉動途徑的要害時辰,佳木斯市的摸索具有風向標意義:若何兼顧政策、技巧與辦事,推進各項舉動落地生效?若何以科技驅動減產?近日,記者深刻佳木斯一線,看望這片黑地盤上的減產實行。
高位推進——
以“一號工程”為焦點,體系推動年夜面積單產晉陞舉動落實落細
初春時節,龍江年夜地冰雪未消,佳木斯市關于糧油作物年夜面積單產晉陞舉動的策劃早已啟動。3月1日,佳木斯市召開市院(校)共建科技支持糧包養油年夜面積單產晉陞舉動推動會議,對年夜包養網 花圃面積單產晉陞任務作出體系安排。佳木斯市委書記叢麗誇大,要搭建院(校)市共建平臺,推進科技助力農業生孩子,周全推動糧油作物年夜面積單產晉陞舉動。
作為國度食糧主產區的焦點城市之一,佳木斯市把強力實行古代農業財產成長確立為“一號成長工程”,把糧油作物年夜面積單產晉陞作為重要義務。佳木斯市提出以科技為支持,實行“四雙工程”:10個科研院校聯10個縣(市)區、100名農業專家聯100個鄉鎮與一起配合社、1000名農技職員聯1000個村屯,領導萬戶農人種出萬塊高產田。
繚繞這一體系工程,本地樹立起“黨政兼顧、科技支持、推行落地”的三維義務機制,構成決議計劃、研發、利用的一體化義務系統。詳細來看,黨政部分承當決議計劃督導職責,科研院所擔任技巧攻關,農技推行部分推進實行轉化,涉農企業與農業生孩子主體共同履行,齊抓共管、同向發力。
“我們同步展開食糧單產晉陞的財產鏈、立異鏈、減產鏈‘三鏈融會’,壓實市縣村落‘四級聯動’義務,做到組織引導、集成計劃、科技職員、技巧辦法、聰明農服‘五個到位’。經由過程體系軌制design,力爭為冷地食糧主產區摸索一條可復制、可推行的單產晉陞新途徑。”佳木斯市副市長竇鵬輝表現。
詳細落實層面,由佳木斯市農業鄉村局牽頭,成立任務專班,搭建起涵蓋農技、農機、種業等多部分協同作戰、分工明白的推動系統。繚繞玉米、年夜豆、水稻三高文物,先后召開調劑會、和諧會,細化整縣整村推動計劃。
“我們同步印發實行計劃,凸起集成示范、主體帶動、防災減災和綠色高效等要害舉動,21項主推適用技巧打算推行面積跨越3500萬畝次。”佳木斯市農業技巧推行中間主任葛本東先容,本年,佳木斯將繚繞“高產目的落實到田、好技巧辦事到人”,買通農業科技推行的“最后一公里”,讓每一項技巧在田間地頭落地生根、見到實效。
科技賦能——
組建“專家隊”,制訂技巧集成計劃力圖精準領導、有用減產
盛夏時節,富錦市朝陽川鎮友情村,延綿的年夜豆田綠意盎然。村股份經濟一起配合社理事長傅馳野一年夜早就離開田邊,等候黑龍江省農業迷信院的專家和農技職員前來“把關”。“明天要噴施養分液和中耕松土,仍是請他們領導更安心。”傅馳野說。
這片地塊面積跨越1萬畝,是黑龍江省農業迷信院與富錦市共建的高尺度示范田,往年種玉米,本年倒茬種年夜豆。從曩昔憑經歷耕田,到此刻依附科技專家“評脈問診”,從選種、整地、收穫,到施肥、防控、收獲全部旅程有領導。
科技是撬動年夜面積單產晉陞的要害支點。但實際中,農業科研機構和辦事對象疏散、結果轉化不暢,一向是制約“科技下田”的痛點。佳木斯地處冷地黑土焦點區,既是農業年夜市,也集聚了多所涉農高校和科研院所。若何把“科研氣力”轉化為“田間戰斗力”?佳木斯市當局以正式信件方法,向“三院四校”收回邀約,約請中國農業迷信院、黑龍江省農業迷信院、黑龍江省農墾迷信院、黑龍江八一農墾年夜學、佳木斯年夜學、黑龍江農業個人工作技巧學院、西南農業年夜學等單元派出科技特派員,介入全市年夜面積單產晉陞舉動。
這場“點將”之舉敏捷獲得積極呼應。158位科技專家報名餐與加入,與佳木斯市1498名市、縣、鄉、村四級農技推行職員配合組建“專家支持隊”,對接整縣推動義務,并簽署了明白的對口幫扶協定。至此,專家氣力集結終了,科技與農技協力蓄勢待發。
“佳木斯地廣溫差年夜,橫跨中溫帶和冷溫帶,分歧區域對種類、栽培、農機的請求并不雷同。”黑龍江省農業迷信院佳木斯分院院長丁俊杰說,要完成精準領導、有用減產,必需制訂隨機應變、因作物制宜的技巧集成計劃。
往年,該院結合市農業技巧推行中間、省農業個人工作技巧學院,以年夜豆為切進點,構建出一套“減產鏈”技巧途徑,從優品選種、年夜壟密植,到一噴多促、控旺防病、機收減損,體系集成12項要害技巧。本年,“減產鏈”途徑正向玉米、水稻延長。
在此基本上,佳木斯市還組織農科氣力,分區域、分積溫帶、分作物制訂《市·院(校)共建科技支持糧油作物年夜面積單產晉陞舉動技巧集成計劃》,為下層推行職員和農業運營主體供給有“法”可依、有“技”可循的全流程領導。
田邊,整潔的年夜豆壟透風透光。傅馳野一邊察看植株長勢,一邊向記者先容:“這邊地勢高,用年夜壟三行,種‘合農66’,減產潛力年夜;何處低洼地,用年夜壟四行,種‘黑農531’,耐澇性強。施肥也講求,用寬幅噴桿打藥機噴得勻。”他說,這些做法,都是在與農業科技職員一次次并肩作戰中學會的,“此刻種地不但靠經歷,還要講迷信,如許才幹把地力充足施展出來,把產量提上往。”
義務到人——
以“地塊為單位”壓實義務清單,一塊田一張表,一張表一個計劃
技巧計劃有了,專家也到位了,真正的考驗,是若何把計劃變為實效,把技巧落到地包養頭。佳木斯市保持從“義務”進手,采取以地塊為單元、分片包干的方法,對每一塊田、每一項辦法、每一小我都明白義務清單、任務清單、落實清單。如許的做法看似基本,實則考驗組織兼顧和履行力,一旦層層壓緊壓實,就能確保各項減產辦法精準到田、落實到人。
從往年末起,佳木斯市組織各方多輪談判,構成“集成技巧計劃”“地塊清單”“科技職員清單”“推行職員清單”和“農資產物清單”五張清單,義務逐塊分化到田、義務逐級落實到人。佳木斯市農業鄉村局兩次組織各縣(市、區)上報重點田塊,一一明白道路圖、施工表、義務人,確保每一塊田都有詳細的行政擔任職員、技巧領導氣力和田間治理步隊。
在樺川縣悅來鎮雙興村,成全古代農機專門研究一起配合社的1.2萬畝水稻田被歸入重點推動區。田頭豎立的年夜型展現牌上,清楚標注著創立面積、插秧時光、栽培要點,以及“引導小組”和“專家小組”的成員與職責。縣長掛帥領銜,包鄉技巧專家、包村技巧領導員一一對應,誰擔任、誰領導,一目了然。
中國農業迷信院作物迷信研討所研討員張俊是這塊田的包鄉技巧專家。他自2019年院縣共建啟動以來,年年蹲點領導,見證了這里從傳統蒔植向聰明農業的轉型:基質旱育壯秧、斗極導航插秧、“六合空”平面防控……往年,這片示范田完成均勻畝產超1200斤,成為全市首批無人聰明農場示范點,也為擴展推行積聚了可復制的經歷。
“以前耕田靠經歷,出了題目也不了解該問誰、怎么改。此刻科技職員終年在田,有啥題目隨時就能問,干活效力高了,心里更稀有。”成全古代農機專門研究一起配合社總司理趙德山說。
“一塊田一張表,一張表一個計劃”,這是佳木斯市年夜面積單產晉陞舉動的基礎打法,也是下層農技推行職員人人熟知、條條落實的任務指南。
在湯原縣,全縣23塊重點單產晉陞地塊已所有的樹立包扶機制。縣農業技巧推行中間推行股股長張琪先容,農戶手中都有一本“技巧包扶手冊”,下面寫明了三高文物分類對應的包聯科技專家、農技職員的姓名和德律風,確保有題目找獲得人、有辦法對得上表。
往年秋收,湯原縣噴鼻蘭鎮年夜屯村玉米示范田實收畝產跨越2000斤。秋收時同步展開深翻整地,為來年穩產高產打下基本。“義務壓實了,科技職員嚴盯逝世守,我們村往年有了個好收穫。”年夜屯村黨支部書記王和說,“這套措施本年還得保持下往,不克不及松勁兒!”
打造標桿——
從“領導”轉向“領導”,在耕種管收全鏈條激起種糧主體積極性
無論是“躲糧于地”仍是“躲糧于技”,人一直是最要害的原因。近年來,佳木斯市保持把“典範帶動”作為推進年夜面積單產晉陞的主要抓手,各縣(市、區)結合科研單元和農技氣力,總結可復制、可推行的技巧途徑,分類打造教包養行情練田、示范田、展現田等示范區塊,積極領導種糧主體從“要我晉陞”向“我要晉陞”改變。
在佳木斯市郊區敖其鎮興隆村,一塊面積為500畝的玉米田包養網郁郁蔥蔥。敖其鎮黨委書記李塬淇先容,這是郊區當局與省農業迷信院佳木斯分院結合打造的玉米年夜面積單產晉陞“五長制”示范田,也是一塊鍛練田。所謂“五長制”,即由區長、農科院院長、農業鄉村局局長、鄉鎮長、農技推行站站長配合擔負義務人,依托玉米“減產鏈”技巧途徑,力爭打造單產晉陞示范樣板。
由于地塊緊鄰主干道,途經的村平易近看到莊稼長勢好,經常自動前來就教種類和種法,一來二往,鍛練田帶出了不少“新門徒”。往年該地塊蒔植年夜豆,畝產到達568斤,創下了佳木斯郊區敖其鎮旱地年夜豆高產新記載,畝均增收超300元。本年改種玉米,不少農戶自動來“取經”,歸去照著學、隨著種。“看得生效果、算得清收益,農人學得快、干勁足。”李塬淇說。
示范田不只展現新種類新技巧,也表現出範圍化蒔植、尺度化治理的上風。佳木斯市以“過度範圍運營”為抓手,推進地盤向家庭農場、一起配合社等新型農業運營主體集中,經由過程地盤流轉、生孩子托管等方法完成同一功課、集約治理。佳木斯市農業鄉村局黨組書記、局長宋鵬程先容,截至今朝,全市已建成115個過度範圍運營示范村,200畝以上範圍運營面積達597萬畝,農業生孩子托管辦事面積達924萬畝,占食糧蒔植面積的近五成。
在富錦市,新超農業蒔植專門研究一起配合社聯社經由過程同一治理、全部旅程托管辦事形式,有用晉陞了地盤應用效力和蒔植效益。“農人不消伸手,耕種管收我們全包。”聯社理事長周剛說。往年,聯社在富錦市農業技巧推行中間的支撐下試點無膜淺埋滴注水肥一體化技巧,蒔植了3000多畝玉米,肥料應用率進步30%以上,畝均減產200多斤,總減產超60萬斤。本年,他們打算擴展技巧利用范圍,推進更多地塊完成節本增效。
“農人種地的積極性顯明進步了,了解技巧用上往,種得好就能多收多掙。”富錦市農業技巧推行中間主任張明秀感歎道。據她回想,今年汛期前常要挨家挨戶催農戶挖排水溝,本年她到地頭一看,溝早已整好。張明秀先容,此刻富錦市每個村屯都有專職農技領導員,科技職員還經由過程快手、微信等平臺長途答疑、推送領導錄像。“我們也隨著專家學,學會了再教農戶,大師一塊兒晉陞。”
以後,佳木斯市年夜面積單產晉陞舉動已累計打造示范田377.9萬畝,輻射帶動高效栽培技巧推行面積跨越560萬畝。下一個步驟,佳木斯市將連續把單產晉陞擺在加倍凸起的地位,強化科技支持,壓實義務落實,推進更多田塊提質增效,在端牢“中國飯碗”中展示更高文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