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查包養app全媒+丨“三月三”的繡球 從八桂年夜地“飛”向世界_中國網

這是河池學院“三月三”運動現場吊掛的繡球(3月26日攝)。

位于內陸南疆的廣西,是我國多數平易近族生齒最多的自治區,有著壯、漢、瑤、苗、侗等多個世居平易近族。每年的農歷三月三日,五彩斑斕的平易近族衣飾、熱烈包養的歌圩、包養網比擬空中飄動的繡球,將八桂年夜地勾畫成一幅壯麗的風俗畫卷。

“壯族三月三”是廣西多數平易近族傳統節日,也是國度級非物資文明遺產項目,承載著深摯的風俗底蘊。拋繡球是“三月三”節慶運動罕見項目,也是廣西人膾炙人口的傳統體育項目。

“拋繡球看起來簡略,實在有良多技能,”廣西河池學院體育教員文展說,“拋接經過歷程中的力度、角度、扭轉把持都需求精準掌握。” 現在,拋繡球已被廣西多地列進中考項目。

位于廣西東北部的靖西市,有著制作繡球的長久汗青,被譽為“中國繡球之鄉”。新靖鎮舊州村的繡包養球制作最具代表性,全村500多戶人家,簡直家家戶戶城市制作繡球。

靖西市繡蘊坊繡球文明無限公司總司理劉昌磊先容說:“我們苦守傳統繡球制作身手的同時,不竭立異繡球的格式和名堂。今朝,我們靖西繡球成長形式曾經從傳統的小農經濟改變為市場化、財產化的成長形式。”

現在,繡球作為靖西特點游玩留念品,已銷往世界各地,成為廣西一張閃亮的文明手刺。

滿載文明與友誼的廣西繡球,從八桂年夜地“飛”向了全世界。

包養網心得

新華社記者 曹祎銘 攝

1   2   3   4   包養網心得 5   6   7   8   9   10   11   12   >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