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保障——从全国两会查包養看全面依法治国向纵深推进_中国网

全国两会,这扇观察法治中国建设的重要窗口,传递出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的最新进展——

政府工作报告对建设人民满意的法治政府作出部署;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系统回顾一年来加强重点领域、新兴领域、涉外领域立法取得的显著成绩;两高报告传递“能动司法”“如我在诉”理念,让公平正义更加可感可触……

与会代表委员深入审议和讨论,聚焦新时代法治中国建设,贡献真知灼见,汇聚起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强大力量。

夯基固本,循法而治

3月8日上午,人民大会堂,万人大礼堂灯光璀璨。

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听取和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

透过这份报告,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履职首年工包養網作成果徐徐铺展,其中立法工作成效显著、亮点纷呈。

履职伊始,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就把编制立法规划作为一项重要任务,编制完成的立法规划包含130件项目,其中一类项目79件、二类项目51件。

一年来,全国人大常委会共审议法律案34件,通过其中21件,包括制定法律6件,修改法律8件,作出有关法律问题和重大问题的决定7件,呈现出分量重、质量高、数量多的鲜明特点。

为国家定规矩,为社会定方圆。细数这一年的立法成绩单,粮食安全保障法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无障碍环境建设法推动解决残疾人、老年人急难愁盼问题;对外关系法扩大高水平开放,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一部部务实管用的法律,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是提高立法质量的根本途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完善科学立法、民主立法机制,创新公众参与立法方式,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和建议。

2023年,一场2个多小时的赣南脐橙保护条例草案立法征询会,让许多普通群众感受到立法工作就在身边。

去年,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人大常委会成为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新增设的13个基层立法联系点之一。“今年1月1日,正式施行的地方性法规《赣南脐橙保护条例》正是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立法机关充分吸纳民意的重要成果。”江西省赣州市市长李克坚代表说。

2023年2月7日,在上海市长宁区虹桥街道古北市民中心召开的征询会上,虹桥街道荣华居民区党总支第一书记兼古北市民中心主任盛弘(右四)听取相关人士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修订草案)》的意见和建议。虹桥街道是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2015年在全国设立的首批四个基层立法联系点之一。新华社记者 刘颖 摄

报告显示,目前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基层立法联系点共45个,带动省、市两级人大设立基层立法联系点6500多个,发挥立法听取民意“直通车”作用。

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是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首要任务和基础性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用科学有效、系统完备的制度体系保证宪法实施,加强宪法监督,维护宪法尊严,把实施宪法提高到新水平。

一切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一切违反宪法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纠正。

全国人大常委会对报送备案的1753件规范性文件进行主动审查,对公民、组织提出的2878件审查建议逐一研究,督促制定机关修改或废止规范性文件260多件。

2023年12月29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表决通过关于完善和加强备案审查制度的决定,坚持有件必备、有备必审、有错必纠,以制度之力维护国家法制统一。

2023年12月20日拍摄的河南省宝丰县石桥镇东大庄村“老娘舅茶室”外景。宝丰县积极推进四下基层工作深入开展,已打造石桥镇东大庄村“老娘舅茶室”等系列乡村社区服务阵地,协调邻里关系,有效化解各类矛盾。新华社记者 鲁鹏 摄

两会期间,又传来法治建设的重大消息。

3月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举行新闻发布会,大会发言人娄勤俭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表示,组织生态环境法典编纂工作。

“相信经过努力,一定能够编纂出一部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引领,具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特点、反映人民意愿、系统规范协调的生态环境法典,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中国法学会副会长吕忠梅代表说。

“下一步,我们将切实履行好国家立法机关的职责使命,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更加科学完备、统一权威。”娄勤俭表示。

服务发展,保障善治

3月7日下午,出席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各代表团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修订草案)》。

“施行40多年的国务院组织法迎来首包養網比較次修订。”安徽省委党校(安徽行政学院)教授吴梅芳代表说,这是新时代全面贯彻实施宪法、全面建设法治政府的重要方面,也是落实国家机构组织法定原则、保障国务院依宪依法履行职责、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举措。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向前推进一步,法治建设就要跟进一步。

为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等提供法治保障,依法防范化解金融等领域重大风险,健全护航绿色发展的法律体系,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一年来,围绕党中央治国理政大局,法治智慧、法治方案、法治力量有力支撑和服务着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保护创新、促进发展,着力构建规范健康的市场环境——

根据提交两会审议讨论的两高报告,一年来,审结知识产权案件49万件,同比增长1.8%;起诉侵犯商标权、专利权、著作权和商业秘密等犯罪1.8万人,同比上升40.8%……芯片、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关键核心技术、前沿科技领域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进一步加强。

“我国知识产权制度体系全面完善,检察、审判工作全面加强,行政执法力量强化统一,知识产权保护效果、全社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大幅提升。”中国科学院大学知识产权学院院长马一德代表说。

服务人民、造福人民,法治政府建设始终高擎以人民为中心的旗帜——

减环节、降成本、优服务。今年1月,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的指导意见》,成为两会上代表委员热议的焦点。

2023年12月8日,在天津市和平区劝业场街道兆丰路社区“家事驿站”,律师在为社区邻里协调员普及调解方法。新华社记者 孙凡越 摄

“各地从基层实际出发、从群众视角出发,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推动依法行政,利企便民,激发了经济社会发展内生动力。”贵州省律师协会监事长朱山代表说。

刀刃向内、去疴除弊,全面提升行包養網 花園政执法质量——

2023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直指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逐利执法、运动式执法、“一刀切”执法等突出问题。

“全面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强力整治行政执法突出问题,建立健全行政执法标准规范,完善行政执法工作机制,对于构建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包養正、智能高效、廉洁诚信、人民满意的法治政府意义重大。”中国政法大学校长马怀德委员说。

公平正义,人民福祉

两会期间,数据翔实包養、案例生动的两高报告广受关注。

“‘第二十条’已被唤醒”“让有罪者受惩、还无辜者清白”“坚决打破腐败分子‘一人逃亡、全家得利’的迷梦”……洋溢在字里行间的公平正义,传递出坚守人民立场、守护人民幸福的法治精神。

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习近平总书记言简意深。

群众身边的“小案”,件件连着民心、关乎民生。最高法报告显示,人民法院审结涉教育、就业、养老、食品安全等民生案件539.1万件,同比增长14.2%。

既解“法结”,更化“心结”——推进“有信必复”,既重程序性回复,更重实质性化解,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既抓“已病”,也治“未病”——深化诉源治理,大量矛盾纠纷通过调解等非诉讼方式在成诉前得到化解,有效减轻了当事人诉累和人民法院办案压力。

2023年7月19日,湖南省益阳市安化县人民法院干警在柘溪客运码头登上“水上法庭”。“水上法庭”可以开到离当事人更近的港口、岸边,为群众减轻诉累。新华社记者 薛宇舸 摄

“基层法庭在我们村委会设立调解工作站,法官主动进村指导矛盾纠纷化解。”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县擂鼓镇五星村党支部书记余绍容代表说,老百姓越来越习惯用法治方式解决问题,更多矛盾纠纷及时在基层化解。

以公益司法,守护人民群众美好生活。

针对人民群众普遍反映药品说明书“字小如蚁”,督促相关部门推进适老化无障碍改造;针对噪声污染投诉占比上升,督促出台文件明确行政主管部门职责,推动提升噪声污染治理水平……最高检报告显示,2023年,共立案办理公益诉讼19万件。

从“办理一案”到“治理一片”,从“打击局部”到“聚焦整体”,司法机关跳出“办案”关注“治理”,释放出积极效能。

2024年2月29日,在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企业综合服务中心内,产业板块首席服务专员在接待办事企业人员(右)。新华社记者 徐昱 摄

把握“彩礼”纠纷中的法理情,划清“知假买假”法律边界,织密“按键伤人”惩治法网……做实案件办理“后半篇文章”,不断推动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

一个个社会热点、民生关切,在两高报告中得到回应,人民司法走实走深,不断增进民生福祉。

审结涉新业态劳动争议案件14.2万件;对侵害未成年人犯罪零容忍,审结案件4.1万件6.1万人;对权益受损但无力起诉的农民工、残疾人、老年人等,支持提起民事诉讼7.7万件,同比上升16.8%……

春山可望,未来可期。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习近平法治思想指引下,我们将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全面推动国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奋力谱写全面依法治国新篇章。

四预警齐发!雨雪查包養經驗何时停?春运如何保障?_中国网

中新网2月5日电 (中新财经记者 葛成)4日,中央气象台接连发布暴雪、冰冻、大风、大雾预警。受天气影响,多地出现列车停运、航班取消、收费站关闭的情况。

当下正值春运高峰,雨雪冰冻天气何时结束?春运保障情况如何?旅客出行需要关注哪些交通信息?

资料图:武铁宜昌车务段对铁路区间线路咽喉道岔组织集中清扫。 黄义 摄

铁路:动包養态调整方案 各大车站延长营业时间

受大范围雨雪天气影响,今年春运期间,部分列车被迫降速、停运。

例如,据广铁集团消息,2月4日至5日,广铁集团共停运20趟高铁,并对受天气影响较大的渝厦、张吉怀高铁进行限速运行。

另据中国铁路武汉局早前消息,2月4日武汉局管内汉口、十堰、宜昌、恩施、枣阳等地往返开行的部分列车停运,宜昌、襄阳、武汉往返郑州、南昌、四川等地开行的部分列车停运。

针对恶劣天气,铁路部门采取了有力有效措施,积极应对低温雨雪冰冻天气,确保铁路大动脉安全畅通。

国铁集团运输部负责人介绍,武汉、郑州、广州、上海包養網排名、南昌局集团公司根据天气变化情况和主动避险原则,动态调整汉宜、郑渝、常益长、张吉怀等线路旅客列车开行方案,保障旅客出行安全;组织人员对机车顶部、撒砂装置、制动管路等进行重点检查,及时清扫转向架、踏面等部位积冰积雪,确保设备设施运行良好;各大车站延长营业时间,动态增加车站退改签窗口,为旅客出行提供便利;在进出站口、售票厅、包養安检口等关键处所增加引导力量,做好乘降组织和重点旅客帮扶,在主要通道铺设防滑草垫,及时清理站台、台阶积雪积水,确保旅客乘降安全;在沿线车站增加方便面、火腿肠、矿泉水等食品物资储备,以备应急之需。郑州、南昌局集团公司加强电煤、粮食、节日物资等国计民生重点物资运输组织,为人民群众温暖过冬、欢度春节提供运输支撑。

民航:加强除冰除雪保障工作

与铁路有所不同,航班运行受天气影响更大。雨雪天气下,能见度下降、跑道积雪和结冰,这些都不利于飞机安全起降。受近日天气影响,湖北等地机场出现了跑道关闭,航班取消的情况。

截至4日13时,武汉天河机场已取消航班339架次。机场方面已积极协调航司做好延误旅客餐食住宿保障,楼内24小时供暖,为旅客发放毛毯,增开24小时安检通道,并紧急调集大巴,为旅客提供交通保障。

据武汉天河机场有限责任公司官方微博4日消息,武汉天河机场调集除冰车、热吹车、除冰液撒布车、推雪车,组织工作人员连续作业,对跑道滑行道机坪以及路面交通进行除冰雪。

日前,S06泗蚌高速蚌五段,蚌五固大队为铲雪车辆护尾。安徽省高速公路路政支队 供图

驾车遇恶劣天气应“降速、控距、亮尾”

雨雪天气也同样给公路交通带来一定程度影响。来自湖南、湖北、河南等地的多名网友在社交媒体上反映,大雪天气导致路面湿滑,高速公路出现拥堵现象,大家普遍龟速前行。

据交通运输部路网监测与应急处置中心官方微博消息,截至4日8时,受降雪及路面结冰影响,山西、内蒙古、江苏、安徽、河南、湖北、湖南、重庆、四川、贵州、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共封闭路段210个(涉及91条高速公路、7条普通国道、20条普通省道),累计里程13831公里,关闭收费站1665个(涉及158条高速公路)。

交通部门提示驾驶员,出行前请及时了解天气情况,仔细检查车辆维护保养状况,驾车出行要遵守交通法规,全程全员系好安全带,按照交通标志标线指示行驶,不疲劳驾驶,不超速行驶、不酒后驾车,严禁违规停车和占用应急车道。

如遇恶劣天气,严格遵守“降速、控距、亮尾”措施,减少变道超车,防止交通意外。遇到紧急情况,应提前采取减速措施,避免急踩刹车和急打方向,防止车辆侧滑侧翻。发生车辆故障或交通事故,做到“车靠边、人撤离、即报警”。

资料图:二广高速分水岭路段突降大雪,路产人员雪中保通。 周鹏 摄

雨雪天气何时结束?

包養網

本轮雨雪天气将何时告一段落?

据中国天气网消息,2月4日夜间起,随着江淮气旋逐渐东移入海、暖湿气流减弱,湖南、湖北、安徽等地将陆续迎来短暂的雨雪间歇期,江苏和山东的降雪过程则将在5日彻底结束。

具体来看,湖北武汉、荆州的降雪将在4日晚上逐渐停止,6日凌晨到白天又会出现明显降雪;安徽的合肥、六安5日凌晨降雪停歇,6日上午又会迎来新一轮降雪过程。

5日夜间起,随着西南急流的增强,再加上高原槽东移,上述地区的雨雪天气又将有所发展。9日,也就是除夕当天,南方降水有望彻底结束,我国大部地区将以晴朗天气迎接龙年的到来。

深学笃行查包養網站“厦门实践” 为美丽中国开新局_中国网

筼筜湖综合治理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发端,厦门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孕育地和先行实践地。

如何阐释深学笃行生态文明建设“厦门实践”,在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中勇担重任,国家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负责人和厦门市主要负责人近日接受了新华社记者专访。

深学笃行以筼筜湖综合治理为代表的“厦门实践”

新华社记者: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发展过程中,以筼筜湖综合治理为代表的“厦门实践”具有怎样的地位?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赵辰昕:筼筜湖综合治理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发端,厦门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孕育地和先行实践地。习近平总书记在厦门工作期间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筼筜湖综合治理,以前瞻性的战略眼光创造性提出“依法治湖、截污处理、清淤筑岸、搞活水体、美化环境”20字方针,指出一条人与海洋和谐共生的高质包養量发展道路,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丰富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厦门实践”蕴含着深邃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一是充分体现人民至上。构建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民生福祉,筼筜湖综合治理是对市民群众“筼筜湖何时不再黑臭”强烈呼声诉求的真切倾听和积极回应。

二是充分体现问题导向。筼筜湖综合治理坚持问题导向,针对被污染的水体、被破坏的生态环境及污染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开展治理。

三是充分体现系统观念。筼筜湖综合治理20字方针注包養重统筹左右岸、上下游、陆上水上、地表地下、河流海洋、水生态水资源、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达到系统治理的最佳效果。

深学笃行“厦门实践”的核心要义,是处理好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关系、重点攻坚和协同治理的关系、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的关系、外部约束和内生动力的关系。

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既注重总结厦门统筹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实践成果,又学深悟透其中蕴含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深入推进陆域、流域、海湾、海域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

福建省委常委、厦门市委书记崔永辉:筼筜湖综合治理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厦门工作期间探索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范本。

1985年至1988年,习近平同志在厦门工作期间,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与实践工作,提出既要防止“愚昧造成的破坏”,更要防止“建设性的破坏”;主持编制的《1985年—2000年厦门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明确“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建设优美、清洁、文明的海港风景城市”定位;强调厦门市得海独厚又得天独厚,在发展特区经济的同时,一定要防止环境污染,保持生态平衡。

这一系列重要理念和实践,使得厦门早在改革开放初期,就注重永续发展。现在厦门空气质量持续保持全国重点城市前列,数字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比例达60%以上,单位国土面积地区生产总值、单位生产总值能耗等指标居于全国前列。

以筼筜湖综合治理为发端,厦门着力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城市生态新格局。现在筼筜湖、环岛路片区发展成为总部经济区,五缘湾片区建成高端商务区,环东海岸线周边建起了厦门科学城。事实证明,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是可以统一起来的。经过时间沉淀和实践检验,“厦门实践”愈发显现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穿越时空、历久弥新的实践推动力。

“厦门实践”蕴含着“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理念

新华社记者:“厦门实践”体现了怎样的生态文明建设理念?

自然资源部副部长孙书贤:“厦门实践”践行一体化保护和修复要求,呈现的陆海统筹、河海联动、城乡一体系统治理,充分体现了“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理念。

厦门市统筹兼顾生态系统的完整性、自然地理单元的连续性、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开展基于生态系统的海岸带综合管理,实现了生态减灾协同增效、“山水海城”相融共生。

在不同社会经济发展阶段,厦门市始终秉承生命共同体理念,坚持系统观念,强化目标协同、部门协同、政策协同、区域协同、治理协同,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湾区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效。

厦门市率先探索“多规合一”,推动全方位、全地域、全要素的城乡一体国土空间生态修复。2014年,厦门市走在全国前列,全面启动“多规合一”改革。从确立“一屏一湾十廊”生态格局到提出青山计划、蓝湾计划、绿水计划、碧廊计划等,始终锚定建设美丽厦门目标不放松。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部署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将实现“多规合一”列为改革重要任务之一。“厦门实践”是以空间治理推进“多规合一”的生动写照,有力改变了多龙治水、各自为战的局面,推动国土空间规划全生命周期走深走实,形成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工作格局,确保了“一张蓝图绘到底”。

生态环境部副部长郭芳:“厦门实践”坚持系统论的观念,“以一个湖带动一座城”,充分体现系统科学的治污思路。

坚持系统观念、综合施策。筼筜湖是一个海水湖,污染问题表象在水里,根子却在陆上。筼筜湖综合治理坚持陆海统筹、河海联动、系统治理,统筹考虑水里和岸上、湖区和外海、污染和生态,治湖、治水、治海,深入打好近岸海域污染防治攻坚战,一体化推进海洋生态保护,实现了筼筜湖环境状况显著改善、资源功能大幅提升、生态系统全面优化的治理成效。

党的包養十八大以来,生态包養網环境部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以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为导向,以美丽河湖、美丽海湾建设为统领,深入实施入河入海排污口“查、测、溯、治”,建立健全海漂垃圾治理的“海上环卫”机制,加强陆海统筹,协同推进入海河流和近岸海域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厦门市在这些工作中先行先试、大胆实践、走在前列,探索走出了一条协同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促进人海和谐的生态文明之路。

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厦门破解了海湾型城市资源约束紧、污染排放高、人海矛盾多的污染治理难题,开启了一体推进美丽山川、美丽河湖、美丽海湾建设的新实践新探索。

推动滨海地区和海湾型城市高质量发展

新华社记者:“厦门实践”对于滨海地区和海湾型城市发展有什么意义?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赵辰昕:“厦门实践”为我国滨海地区和海湾型城市破解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难题起到了先行示范作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坚持绿色发展,为滨海地区发展海洋经济探索路径。厦门大力推进现代海洋城市和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重点促进海洋产业创新集聚发展,着力发展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研发生产基地,打造区域性国际航运物流中心和闽台海洋产业对接先行区,加快海洋新兴产业链延伸和产业配套能力提升,走出一条人海和谐共生的高质量发展道路。

坚持源头治理,为滨海地区筑牢海洋生态保护屏障形成示范。厦门从源头上有效控制陆源污染物入海排放,在海洋生态保护过程中注重关口前移,大力加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全方位推进流域治理、城市和农村污水治理,全面整治入海排放口,严控和削减陆源污染物。

坚持系统治理,为海湾型城市提升人居环境打造样板。厦门率先提出湾区综合整治理念,开展退垦还海、养殖清退、岸线整治修复等工作,大力实施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工程,一体推进陆域、流域、海湾、海域高水平保护。

作为现代海洋城市,厦门为国际海洋生态环境治理、破解海湾型城市生态保护世界性课题提供了“厦门实践”。

自然资源部副部长孙书贤:厦门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着力构建从山顶到海洋的保护治理大格局,以高水平生态修复助推高质量发展,生动诠释了人海和谐的理念转换,拓宽了“两山”理念转化通道,有力证明了“碧海银滩也是金山银山”。

“厦门实践”谱写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导海湾型城市治理的新篇章,是高水平海洋生态修复助力高质量发展的典范,是美丽中国、活力海洋建设的样板。

“厦门实践”启示我们,必须注重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相统一,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高度谋发展。厦门始终坚持正确的政绩观,坚持开发和保护并重,持续开展海洋生态修复,打造高颜值的生态花园之城,引领产、城、海高质量发展,有力助推了海洋强市乃至海洋强省建设。

海洋是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地,加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下一步,自然资源部将学习运用“厦门实践”经验,围绕“严守资源安全底线、优化国土空间格局、促进绿色低碳发展、维护资源资产权益”工作定位,坚定不移协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海洋强国建设,服务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持续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厦门实践”

新华社记者:新时代新征程上,如何将“厦门实践”发扬光大?

生态环境部副部长郭芳:厦门市积极构建高效有力的生态制度体系、美丽和谐的生态安全体系、宜居适度的生态空间体系、协调发展的生态经济体系、绿色低碳的生态生活体系、幸福和谐的生态文化体系,2022年所辖6个区实现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全覆盖,成为全国第二个副省级城市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下一步,生态环境部将积极支持厦门市深入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继续协同推进美丽河湖、美丽海湾、美丽乡村建设等,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不断在更大尺度上、更长链条上强化陆海统筹、山海互济,深入践行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打造高品质生活,持续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厦门实践”,为美丽中国建设提供厦门经验、厦门方案、厦门样板。

我们要始终秉持筼筜湖综合治理的决心和韧劲,始终坚持投入不减力、治污不松劲、修复不断档、美化不停步,推动滨海地区和海湾型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展望更美好未来,我们更加坚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可感可知可及,必须知责担责,加力加压,以更大决心和力度,全面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建设。

福建省委常委、厦门市委书记崔永辉:新时代新征程上,厦门将怀着包養網特殊感情,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重要孕育地和先行实践地的使命和责任牢牢扛在肩上,持续践行筼筜湖综合治理成功经验。

系统实施全域生态保护修复。针对突出生态问题,加强科研攻关,实施重点海域污染防治;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打造全域空间规划“一张图”。

深化生态文明领域改革创新。全面深化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扎实推进生态环境领域综合改革,完善生态保护修复投入和补偿机制,创新推进从生态环境准入清单到执法监管等全链条管理,持续提升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加快构建“4+4+6”现代化产业体系,开展全国首批城市和产业园区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促进生态优势不断转化为发展优势。

新时代新征程上,厦门将始终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服务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不断拓展海洋国际合作广度与深度,分享中国方案,讲好筼筜湖综合治理故事,努力把厦门打造成为新时代美丽中国建设的窗口,努力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厦门力量。

(新华社北京2月21日电  记者王立彬、康淼、高敬、陈炜伟)

青藏高原国家公园群建设查包養網的体制机制_中国网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讯 青藏高原是我国原真性自然-人文遗产最丰富、全球影响力和国家代表性最显著的国家公园潜在集中建设区域。为此,2017 年中国科学院就开启了关于青藏高原国家公园的科考研究,有关学者前瞻性地提出了在青藏高原建设国家公园群的战略构想。本文通过划分我国国家公园体制改革阶段,阐释了青藏高原国家公园群思想在改革新阶段的价值和意义。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了青藏高原国家公园群统筹管理面临的制度障碍,进而针对我国国家公园群提出体制改革的建议。

我国国家公园体制改革进入新阶段

虽然地方政府对国家公园体制改革的探索始于 21 世纪初,但从国家层面来整体推进国家公园体制改革始于 2013 年。国家公园体制改革经历了从不熟悉到逐渐认知清晰、从借鉴国际经验到突出中国特色的演变过程,可划分为两个大的发展阶段(图 1)。

基于国家公园自身的改革探索阶段(2013—2018 年)

2013 年,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标志着这一阶段的开始。作为改革的新生事物,中央政府对国家公园的概念内涵、存在意义、管理模式等还不是很熟悉。因此,一方面,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办公室、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积极推进国家公园的地方改革试点,通过试点借鉴国际经验、探索中国模式。2015 年,《建立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印发;同年,国家公园体制改革的 10 个地方试点陆续得到批准。另一方面,加强国家公园体制的研究。2016 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选择了 10 个研究课题、14 家研究单位开展国家公园的治理体系,以及立法、遗产保护、特许经营、科研监测等专题研究。应当说,随着 2017 年《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总体方案》的印发,特别是 2018 年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国家公园管理局)的组建,标志着基于国家公园自身的改革探索阶段基本结束。

立足自然保护地体系的国家公园体制改革阶段(2019 年以来)

2019 年《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指导意见》的印发标志着这一阶段的开始。应当说,上一阶段的改革探索使国家公园改革的要求越来越清晰,针对包括国家公园在内的各类自然保护地重叠设置、多头管理等问题,《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总体方案》中就已经提出构建统一规范的国家公园体制。而立足自然保护地体系的国家公园体制改革则进一步深入贯彻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进一步秉持了整体观和系统观的理念。整合、优化现有各类自然保护地,有利于从自然保护地的整体来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有利于为美丽中国建设提供体系化的空间载体。

统筹推进青藏高原国家公园群建设的价值和意义

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国家公园分队(以下简称“科考分队”)通过对青藏高原在全球的自然-人生态系统的重要性、原真性、集中分布状况,以及各区域代表性自然-人文遗产资源的相似性等分析,首次提出了“地球第三极国家公园群”暨青藏高原国家公园群的概念,提出以群的整体架构来推进青藏高原的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在国家公园体制改革的新阶段,这一超前科学构想无疑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

在全国率先提出了以国家公园为主体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方案

从全国看,虽然中央提出了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但是,对于国家公园在自然保护地体系里的作用,以及未来应当形成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组成结构等,目前学术界并没有统一的认知。譬如,就“主体”而言,究竟是要求国家公园面积占自然保护地体系的主体,还是功能上发挥核心作用,又或是面积和功能均占据主体地位?目前,各地都还在摸索和思考这些问题。

青藏高原国家公园群则率先给出了青藏高原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模式。科考分队2017 年提出的青藏高原国家公园群概念方案包括青藏高原内陆包養網和边缘的 10 个国家公园,后续通过不断深入的科考研究又提出了约 32 万平方公里、21 个国家公园的第二版方案,以及 57 万平方公里、13 个国家公园的第三版方案。其中,第三版方案国家公园占到目前青藏高原现有各类自然保护地面积约 63%,在空间上涵盖了青藏高原生态安包養全屏包養障建设的核心区域。按照第三版方案,未来在青藏高原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中,国家公园面积是占主体的,功能也占据主导地位。

创新了青藏高原的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建设模式

我国在“十一五”规划中就提出了加强青藏高原生态安全屏障建设。截至目前,青藏高原生态安全屏障建设主要是通过重大生态工程来落实,包括草地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林地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沙化土地治理工程。这些重大生态工程显著提升了青藏高原的国家生态屏障功能。

未来,一方面,需要继续实施重大生态工程;另一方面,考虑到有关工程的时限及其可能带来的短期性、易变性问题,必须建构提升青藏高原生态安全屏障功能的长效机制。而国家公园群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创新了青藏高原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建设的新模式,一旦建成并健康、有效运行,无疑将形成青藏高原生态安全屏障建设的长效机制。

青藏高原国家公园群面临的统筹管理问题

青藏高原国家公园群要求突出群的整体建设和管理。这里群的范畴既包括了各个国家公园构成的小群,也包括了自然保护区、自然公园在内的各类自然保护地构成的大群。通过国家公园群的建设和引领示范,统筹推进整个青藏高原的生态系统保护和利用,提升整个青藏高原的可持续发展质量。然而,由于全国层面自然保护地体系改革还在探索过程中,固有的体制机制障碍并未充分解决,目前青藏高原现有自然保护地在统筹管理方面仍存在问题。

单个国家公园内部的跨行政区碎片化管理问题

青藏高原改革试点的国家公园中,除三江源国家公园、普达措国家公园外,其他涉及跨省级行政区的 2 个国家公园,即大熊猫国家公园、祁连山国家公园均面临国家公园内部的跨行政区碎片化管理问题。

以大熊猫国家公园为例,试点期间,在基层众多保护站之上实行国家公园管理局—省级管理局—管理分局三级管理(图 2)。

大熊猫国家公园管理局。依托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驻成都专员办事处,在四川省成都市设立。其主要职责是拟订统一的国家公园规划、生态保护政策和标准;配合自然资源部开展确权登记;组织编制中央投资预算和资金安排;负责国家公园内重大项目的初步审批;指导推进试点工作并督促检查,协调跨省重大问题。

大熊猫国家公园省级管理局。在四川、陕西、甘肃 3 省成立省级管理局,与省林草部门按照“一套人马、两块牌子”模式合署办公。其主要职责是承担大熊猫国家公园涉及本省的保护、建设、管理及其他相关活动。

大熊猫国家公园管理分局。在整合精简国家公园范围内现有各类保护地管理机构基础上,分区组建若干大熊猫国家公园管理分局。其职能由国家公园管理局和省级管理局确定。

虽然名义上形成了大熊猫国家公园管理局统领的自上而下的层级管理架构,同时明确了大熊猫国家公园管理局协调跨省重大问题的职责。但是,实际管理中,由于缺乏必要的人事、资金等管理调控手段,大熊猫国家公园管理局很难实现对整个国家公园的统筹管理(表 1)。国家公园省级管理局(省级林业和草原局)是各省级人民政府的直属机构,人事由省级人民政府任命,管理运营的基本经费支出主要由省级财政统一安排。因此,在对各省级管理局的管理及解决跨省域问题上,大熊猫国家公园管理局缺乏足够有效的举措。

大熊猫国家公园省级管理局及其管理分局之间也存在类似的统筹管理问题。虽然管理分局名义上是省级管理局的派出机构,但是人事任命和预算安排都主要依靠所在地市政府。以四川为例,成都、绵阳、阿坝等 7 个管理分局虽然受省主管部门和所在地市政府双重领导,但以地市政府领导为主。目前,通常是由所在地市的副市(州)长担任管理分局局长。

跨国家公园的自然保护地统筹管理问题

目前,青藏高原跨省级以上行政区的自然保护地全面统筹管理体制还没有建立;省域范围内虽然具有统筹管理体制,但仍面临跨国家公园的自然保护地统筹管理问题。

即使我国国家公园体制改革及自然保护地整合力度最大的青海省也存在统筹管理问题。按照国家机构改革方案,青海省林业和草原局应统筹各类自然保护地的管理职责。青海省人民政府也对林业和草原局的机构职能进行了明确。然而,目前的实际情况是三江源国家公园独立在青海省的自然保护地管理体系之外(表 2)。

青海省现有1个国家公园、1个国家公园片区,即三江源国家公园和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省片区),另外还在筹建青海湖国家公园和昆仑山国家公园。其中,三江源国家公园由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管理,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省片区)管理局与青海省林业和草原局“一套人马、两块牌子”合署办公。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为正厅级的青海省人民政府派出机构,青海省林业和草原局为正厅级的青海省人民政府直属机构,二者级别相同。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主要领导由青海省人民政府任命,内部人事安排不需报青海省林业和草原局;同时,管理运营经费由青海省财政单列预算资金保障,也不需要经过青海省林业和草原局。行政级别相同、人事权和预算资金来源的分离使得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相对独立,从而在三江源国家公园与其他国家公园及其他自然保护地之间就出现了统筹管理问题。

推进青藏高原国家公园群建设的改革建议

顺应现阶段国家公园体制改革的要求,着眼国家公园群统筹管理面临的问题,未来应加快建立跨省域的、国家主导的青藏高原国家公园群管理体制,并同步完善国家公园创建、财政资金保障等有关配套制度。应统筹生态保护和带动当地农牧民同步现代化的多元目标,要让越来越多参与管理运营的广大农牧民成为国家公园群的持续受益者和积极拥护者。

建立国家主导的青藏高原国家公园群管理体制

截至目前,我国依然实行业务主管部门层层委托的自然保护地管理体制,这导致包括国家公园在内的自然保护地跨行政区管理缺乏统筹、管理碎片化。作为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要实现青藏高原自然保护地的整体性、系统性管理,应进一步深化改革,探索国家主导的国家公园群管理体制。

改革业务主管部门层层委托的自然保护地管理体制。业务主管部门层层委托与管理资源不足有关。自然保护地分属国土、林业等部门的机构改革前,国家各主管部门通常只有一个处室负责所辖保护地管理。自然保护地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统一管理的机构改革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仅有 1 个司主管自然保护地事务,1 个处室主管国家公园。这样的权力结构使得国家层面的国家公园等自然保护地管理力量不足。为此,主管部门采取了地方管理为主、部门业务指导为辅的自然保护地管理模式,通过委托地方来分担主管部门责任。然而,地方行政管理架构往往与国家层面相一致,面临的问题甚至更严重。从而,上级的主管部门就进一步向下层级的主管部门委托;而下层级的主管部门又继续向更下层级的主管部门委托。这样不断委托的结果,导致管理越来越碎片化。

依托自然保护地土地国有、资金直接或间接来自中央的基础条件,积极探索国家主导的国家公园群统筹管理模式。青藏高原自然保护地所依托的土地利用类型主要是草地和林地。科考分队发现青藏高原的林地主要为国有林场,草地也基本为国有土地。新中国成立后,西藏的土地改革区分了农区和牧区,采取不同的土改政策。面积相对较小的农区实施了与内地农村类似的分田到户政策,而广袤的牧区(含半农半牧区)仅分配了牲畜,而没有按户分配草场。草场按照之前的放牧习惯继续放牧。与西藏类似,青海仅农业县市开展了分田到户的土地改革,广大牧区则没有被涉及。正因为这样,牧区社会主义改造后的草场基本为国有土地。从整个青藏高原看,地方财政支出直接或间接主要来自中央政府的转移支付(图 3)。2020 年,西藏、青海及其他涉藏地市的地方财政收入仅占到当年地方财政支出的 12.77%。其中,除凉山彝族自治州(含 1 个藏族自治县)和青海外,西藏及其他涉藏地市的地方财政收入占财政支出的比重普遍在 10% 以下。进一步考虑到西藏、青海、四川、云南、甘肃地方财政与中央财政的净转移支付情况,可以认为青藏高原地方财政支出直接或间接主要来自中央政府的转移支付。

改革国家公园地方申报创建制度为国家创建制度

长期以来,我国包括国家公园在内的自然保护地的设立采用地方申报制度。通常由自然保护地所在地方政府报上级政府审批。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地报中央政府审批,省级自然保护地报省级政府审批。在这样的申报制度下,也相应形成了自然保护地的地方政府管理体制,从而导致了自然保护地体系统筹管理的行政区域壁垒。2018 年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虽然实现了各类自然保护地的部门统一管理,但并未改变自然保护地的传统申报制度。

考虑青藏高原大尺度自然-人文生态系统的长期稳定性,建议在青藏高原改革国家公园地方申报创建制度,探索中央政府主导的国家公园创建制度。以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省级主体功能区规划确定的全国及省域生态安全战略格局为指引,以目前已经形成的自然保护地为基础,将整合优化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与国土空间规划生态空间和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结合起来,整体谋划、科学确定青藏高原以国家公园群为主体的自然保护体系格局。充分发挥统一领导体制优势,以保护自然、服务人民、永续发展为基本目标,解决跨行政区碎片化管理问题,积极探索自然包養網保护地创建和统筹管理制度。

建立国家公园群的财政资金国家保障制度

从国际上看,国家公园管理运营的资金来源服从于管理体制。中央政府主管的国家公园,其经费主要来自中央政府拨款。《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总体方案》也对此进行了明确。

未来,在确保国家公园群中央财政资金的基础上,应逐步形成具有自我造血能力的多渠道、多元化资金筹措机制。包括:以国家公园群自然-人文生态系统原真性、完整性保护基础上的可持续利用取得的收益为保障,创新并不断做大做强国家公园群绿色金融产品体系,制定与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和建设相适应的金融扶持政策。根据特许经营清单开展相关经营活动,取得收入用于国家公园生态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和社区发展。建立社会捐赠制度,广泛开展国内外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的投资和捐赠。

形成农牧民持续受益和积极拥护国家公园群管理运营的社区协同机制

国家公园是国际上公认的能够实现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双赢”的自然保护地建设模式,也是青藏高原广大农牧区符合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为数不多的,甚至对很多区域来说是仅有的同步现代化的空间依托。为此,应着力形成广大农牧民持续受益和积极拥护国家公园群管理运营的社区协同机制。

继续完善从“补人”到“补事”的机制,让农牧民在参与国家公园群管理运营中持续受益。一方面,不断拓展和优化农牧民收入结构。包括:将国家公园绝大多数就业岗位提供给当地农牧民,鼓励生态岗的兼职岗位向专职岗位及拥有“五险一金”的国家公园正式职工转变,不断提高工资性收入;鼓励农牧民提供自然游憩服务,获得经营性收入;鼓励资源变股权、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三变”改革,让农牧民的房屋所有权、土地使用权等转变为租金和股权收入。另一方面,不断创新与完善价值和价格包養“双提升”机制。包括:建立国家公园群服务质量星级评价和推介机制,让优质服务提供者获得高收入回报;建立国家公园群地理和绿色标志认证机制,通过提高产品价格使得优质农产品即使产量下降,收入仍有增长。

建立欢迎广大农牧民参与国家公园管理运营的具有较大弹性、相对开放的国家公园管理制度。一方面,充分发挥已有国家公园的空间辐射和带动作用。国家公园的有关制度不能简单地画地为牢,硬性通过“园内一个政策、园外一个政策”将国家公园与其他区域隔离起来;而是,已有国家公园应让园内和园外的广大农牧民深刻体会国家公园的好处,让尽可能多的农牧民参与国家公园的管理运营。另一方面,在数量上和空间上,不断丰富和拓展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并不断完善自然保护地政策体系。在带动广大农牧区绿色发展和同步现代化方面,国家公园之间、国家公园与其他自然保护地及其他生态区域之间,应当相互护持、相互促进。通过建立普惠的生态补偿和绿色发展机制,让广大农牧民享受国家公园建设带来的惠益,从而使其拥护国家公园群和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筑牢青藏高原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文化根基。

(作者:陈东、王亚飞,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吴登生,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樊杰,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中国科学院院刊》供稿)

新华全媒+·镜头连中查包養外丨城市夏日“会客厅”——当塞纳河遇见亮马河_中国网

塞纳河,是流经巴黎市中心的法国第二大河。它包養網自西向东穿城而过,将巴黎分为著名的“左岸”和“右岸” 包養網。左岸文艺气息浓厚,众多咖啡馆、剧院、书店林立,是文豪巨匠流连的“文化天堂”;右岸坐落着昔日的王宫卢浮宫和今天的总统府爱丽舍宫,是巴黎的政治中心。

亮马河,自北京北护城河起,由西向东,最后汇入坝河,流经各国使馆、国际酒店、百货商场、潮流商街等区域,串联起北京知名的国际化商圈。2019年,北京市朝阳区启动了亮马河国际风情水岸建设。两年后,经过全面治理和环境提升,亮马河不再只是一条小河,而是“1河2湖24桥18景”贯通的一片水域,成为京城“打卡圣地”。

包養

炎炎夏日里,河岸也许是城市最好的“会客厅”。盛夏的巴黎和北京,有了共同的河岸休闲方式,亲水生活的画面和谐生动,相映成趣。河水潺潺,予人清凉,也流淌出一幅幅美好的人居画卷。

这是法国巴黎塞纳河和城市景观(2020年6月18包養包養網 花園日摄)。

新华社记者 高静 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  

从业者良莠不齐查覓包養價格 校外体育培训“野蛮生长”乱象多_中国网

从业者良莠不齐 随便找空地教学

校外体育培训“野蛮生长”包養乱象多

中秋国庆长假返校后,北京各区中小学陆续开展四、六、八年级的体质健康测试统测。一时间,校外体育培训在线上线下抢尽了风头,众多家长也在被渲染的“体测焦虑”下纷纷报名。记者近日调查发现,一边是培训需求迅速升温,一边则是校外体育培训机构乱象丛生,很多培训机构在从业人员、培训场地等方面并不符合规范。

家长反映

培训广告渲染“体测焦虑”

进入十月以来,面对陆续开展的四、六、八年级体质健康测试统测,不少家长开始出现担忧情绪。体测中加入包養行情体重指数(BMI)项目,是不是意味着“小胖墩”们必然吃亏?仅靠学校体育课的日常练习,能不能满足体测需要?有没有必要在校外报培训班,提前做好应试准备?一时间,“体测焦包養網虑”在家长中传播蔓延开来。

“一对一私教逆袭高分。”“体测前一定要去模拟别晚了!”“中考差1分就差出几千名,体测掌握方法事半功倍。”在网络社交媒体上,以“北京体测”为关键词进行搜索,除了一些家长的经验分享外,屏幕上充斥着个人私教、培训机构的广告,文案内容多是宣传校外体育培训项目。有家长向记者表示,自己原本只是想上网看看专家的政策解读和家长的经验帖,可看到一水儿的培训项目后,“自己又一次被焦虑裹挟了。”

在线下,培训机构同样铆足了力气。记者发现,一些青少年体育培训机构在门店广告板上标注出了各年级体测项目评分标准。一家培训机构教练透露,近段时间前来咨询的家长络绎不绝,机构上下都快“忙疯了”,得提前预约才能“抢”到教练。

上门私教

教练带着学生在小区内开练

“今年暑假前一接到体测通知,我们家长就进入‘打鸡血’的状态了。”杨女士的女儿目前就读于海淀一所小学的四年级,今年6月,学校在家长会上对即将到来的体测作了讲解。杨女士表示,尽管学校体育课会组织体能训练,班级家委会也搞起了课外训练组,但自己心里还是不踏实。“我家孩子不太擅长运动,薄弱项目比较多,拿满分肯定是有困难的。”

在同班家长的推荐下,杨女士找了一名体校学生为女儿上门授课。至于选择理由,一方面,体校学生专业度够、价格相对较低,每节课收费大概在300元以内;另一方面,教练上门授课省去了家长和孩子的通勤时间,小区空地就可以开展训练。“训练计划、动作规范、避免受伤等等都很重要,我自己不具备帮助孩子的能力,还是想找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杨女士的女儿在体测中拿到了满分,这份成绩让她暂时松了一口气。杨女士透露,其实班里只有个别同学请了私教,从成绩看,本轮体测的满分比例非常高,“个别没拿到满分的同学,距离满分也只差了一点点。”

除了聘请单打独斗的“散户私教”,通过培训机构买私教课,是更多家长的选择。刘女士的儿子就读东城一所小学的四年级,10月下旬,孩子所在学校就将迎来统测。孩子平时的测试成绩中等偏上,但发挥不稳定,深感担忧的刘女士从社交平台上下单了400元/小时的某培训机构私教课。原本想着从机构找私教相对靠谱,能够确保资质正规、器械专业,但体验下来,刘女士发现和她想象的差距不小。

比如,培训机构简介里写着“带着器械上门”,但整节课下来,教练用得最多的无非是一个皱皱巴巴的瑜伽垫,体前屈只组装了一个简易版装置,至于肺活量训练,教练只给出了“平时多练吹气球”的建议。而对于从业资质,机构工作人员一直强调他们的教练都毕业于一线体育院校,都是专业从事体育工作的,刘女士说,她问过机构或教练的相关执业资格证明,但始终没有得到对方的回应。教练带着孩子现场培训时,回答也是含糊其词,只是表示自己毕业于吉林一家体育学校。

让刘女士意外的是,在小区空地训练时,恰好社区工作人员正在巡查,在被告知未经允许禁止在小区内开展营利性活动时,年轻的教练也是一脸茫然,匆忙将孩子带到小区外的一个空地处,训练才得以进行下去。“招生广告上还写着小区楼下、家里客厅都能开展训练,机构难道不知道这是违规的吗?这也太不专业了。”刘女士说。

模拟体测

违规占用公共场地被通报

“一对一私教需要长期跟着训练才有作用,而考前的模拟体测能让我们提前有个底,哪个项目弱就补哪个。”一位家长向记者表示,孩子同班同学里选择私教的家长并不多,但普遍都会报名培训机构的模拟体测,一百多元钱不贵,用专业的器械整体测上一遍,也能买个心里踏实。

记者搜索到一家可以开展模拟体测的培训机构。该培训机构校区分布图显示,其在北京设立了30余个校区,绝大部分设置在公园、体育场、大学校园等公共场所。其中一次模拟体测安排在了10月14日的“气象局校区”,当天共有四个时段可以选择。

包養網10月14日周六上午,记者来到体测地点中国气象局体育文化广场,现场已聚集了众多参加模拟体测的学生及家长。与此同时,场地上还有另外两家培训机构,正在开展跳绳等体测项目的小班教学。

记者注意到,包養網中国气象局体育文化广场外的宣传栏上张贴了一份使用须知,落款时间为2021年9月17日,其中一条是“社会机构或个人不得利用场地举办任何形式的培训班,因擅自组织活动造成的后果自负。”而在这份使用须知之上,还贴有一张落款时间为2023年9月的《关于加强体育文化广场日常管理的通知》,其中写着,“未经审批同意的各培训机构不得私自办班,培训机构不得在中国气象局大院内设置招生咨询点位,不得在宣传广告中出现中国气象局体育文化广场相关字样。”

除了体育场,市内各大公园也成了培训机构开展教学的场地。而在今年9月,海淀区公园管理中心发布了《关于对公园内违规校外体育类培训进行整治的公告》。公告中明确提出,培训机构或个人超出自有或租赁场地范围,占用公园场地开展体育教学培训活动,属违规行为,并点名了三家占用公园等公共场地开展集体教学活动的培训机构。

解读

科学合理练习就能拿高分

为了更好加强校外体育培训监管,2022年3月31日,北京市体育局发布《北京市青少年校外体育培训机构准入审查工作指南》,对青少年校外体育培训机构的从业人员、培训场地、培训设施等均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从业资质方面,执教人员应具有大专以上高等教育学历或中等以上职业教育学历,并至少持有八种相关规定证书的其中一种。培训场地方面,线下青少年校外体育培训机构应自有或租赁与培训类别和规模相适应的场所,开展培训教学的场地面积应不少于100平方米,并明确提出室内培训不得使用居民住宅作为培训场所。

另外,为了进一步加强本市校外体育培训市场管理,市体育局牵头研究起草了《北京市校外体育培训机构设置标准(试行)》(征求意见稿),并于2023年8月28日至9月26日面向社会公开征集意见,该标准对校外体育培训场地设施、安全保障、培训管理等提出了更为细致的规范。

校外体育培训逐渐迎来强监管时代,而聚焦到中考体测,北京市教委也多次解读,旨在让学生及家长放平心态。不久前,市教委相关负责人就曾表示,体育考核的标准是按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标准设定的,是基本达标的标准,并不是追求体育竞赛或者技能的更快更高更强,去增加孩子的区分度。在分值设置上,良好以上就给满分。总之,科学合理练习就能拿高分,体育改革的初衷是为了传达快乐体育的理念,提升孩子的健康状态和精神状态,并让更多学生都有得高分、得满分的机会。市教委也提醒家长,统测是各区教委组织实施的,非经批准,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组织模拟测试。实习记者 高源 文并摄(北京日报)

“脆皮年轻人”查包養花式养生,有人月均账单超千元_中国网

下班后涌入医院做推拿;常年服用多种保健品;关注艾灸、刮痧、八段锦等调理攻略

“脆皮年轻人”花式养生,有人月均账单超千元

中医专家提醒,应审慎评价身体状况,切勿盲目跟风

阅读提示

颈椎、腰椎疾病年轻化,让理疗、推拿在年轻人间日益盛行。长期熬夜后,一些年轻人受自我补偿安慰心理影响选择吃保健品,买各种泡脚包、热敷贴等。

“公立医院、明码标价、没有推销……”在同事的强烈推荐下,26岁的于超凡提前一周挂了北京按摩医院的推拿门诊。他告诉记者,想在医院做推拿,起码需要提前3天预约,尤其周末的号,基本一放出来就被抢空。

在社交媒体平台,除了按摩推拿,也有许多年轻人热衷于分享八段锦、艾灸、刮痧等中医治疗或养生方式。这些“干货帖”也得到了网友的热烈讨论和点赞收包養網 花園藏。对此,专家提醒,应审慎评价身体状况后选择适合自己的养生或治疗方式,切勿盲目跟风。

看中公立医院按摩科的高性价比

作为产品经理的于超凡,经常在电脑前一坐就是半天时间,长期伏案工作让他时常感到肩颈酸胀,年轻同事中有的还患上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这些都让于超凡感到不安。为保持身体健康,2023年起他开始频繁做按摩、推拿、理疗等项目。

“起初是去推拿馆,基本每次花费上百元,有的技师水平还非常有限。”后来在同事推荐下,于超凡“转战”到按摩医院。有同事告诉他,医生手法更专业,也不会乱收费或者推销办卡。还有的同事则是看中医院的高性价比:“公立医院按摩科可以纳入医保报销,有的单位还能二次报销,报销完可能一次只需自费十几元。”

于超凡发现,与他有同样想法的年轻人不在少数包養行情,即便是在工作日诊疗室外仍坐着不少人,平均每个患者等待时长在半个小时以上,有的患者还一边等候一边处理工作。

“首次治疗时医生会安排一次CT检查。”于超凡说,医生给他做的诊断分析是颈椎轻度左偏,生理曲度变直,考虑包養網心得C5-6椎间盘存在病变。“当时突然紧张了起来,但医生很快安慰说,这在年轻人中挺常见的。”

医生还告诉于超凡,这类颈椎病变大多与长时间久坐、缺乏运动相关,多见于IT人员、教师、会计、司机等群体。

专业人士分析,近年来,中医理疗、推拿在年轻人之间日益盛行与颈椎、腰椎疾病的年轻化有关,许多年轻人也常用“脆皮”来形容自己,“年纪轻轻、一身毛病、一碰就疼,因此一些人下班后选择到医院做这些项目。”

有人月均“养生账单”超千元

不只是去医院做推拿,这届年包養轻人也带火了其他养生方式。在某视频网站,八段锦教学视频单条播放量最高超过2800万次,许多互称“锦友”的网友在弹幕区打卡跟练。在社交媒体平台,艾灸、刮痧、茶饮内调、泡脚攻略等“种草”短视频动辄点赞、收藏量过万。

在北京从事直播行业的李昊经常忙到后半夜,他粗算后发现,自己月均“养生账单”超过1000元:“每月口服的保健品要200元,买各种泡脚包、热敷贴要400元,推拿按摩要480元……”

今年27岁的章曼的工作是媒体运营,同样经常熬夜加班的她几乎每天都会口服维C、锌片、辅酶Q10、奶蓟草片等。这个习惯她已经坚持了5年,单是这一项每月花销就在500元左右。

记者采访发现,随着工作和生活节奏加快,很多年轻人因担心身体不适影响生活质量,开始关注保健信息,也早早地加入了养生队伍。

据央视财经发布的《中国美好生活大调查》数据显示,2023年18至35岁的年轻人消费榜单排名中,健康消费跻身年轻人消费意愿的第3名。另据2022年发布的《Z世代营养消费趋势报告》显示,年轻人正身体力行地成为当下养生消费主力军,平均每位城市常住居民年均花费超过1000元用于健康养生,其中18至35岁的年轻消费人群占比高达83.7%。

专家提醒养生不必盲目跟风

“患者请不要在牵引时看手机。”近日,记者在一家按摩医院看到,在不足10平方米的牵引室里,正在做牵引治疗的大部分是年轻人,而护士总会不时提醒那些一边治疗一边低头看手机的患者。

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教授薛卫国表示,年轻人出现颈肩腰腿痛等症状,一方面与不良的体态、缺乏运动等生活习惯相关,另一方面也与精神压力高度相关。如果压力大、情绪焦虑,也会使肌肉处在紧张状态,引起身体不适。

薛卫国建议,有不适症状的年轻人除了到医院寻求按摩、推拿、理疗外,也要在日常生活中加强对自我身心的关注,从形、气、神3个方面综合调整状态,静下心来读书,和朋友聊聊天,也能起到缓解身体疲劳的效果。

“虽然说不清保健品的功效究竟有多大,但总觉着要是不吃这些,还天天熬夜,身体肯定更不好。”李昊坦言,明知道自己身体有不适,但还是忍不住时常熬夜打游戏、玩手机,“选择在养生上花钱,也是出于一种自我补偿安慰的心态吧。”

针对年轻人追捧中医养生的现象,薛卫国认为,年轻人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尝试,但不必盲目跟风,最重要的是要找到适合自己体质和包養平台推薦生活习惯的养生方式,“如果身体出现不适,还是要通过正规的医疗机构进行诊断,警惕被一些带有过度商业盈利意图的养生话术裹挟。”(记者 王羡茹 曲欣悦)

鶴壁山城區:把牴觸膠葛化解在“查甜心包養網家門口”-年夜河網

年夜河網訊 “要把群眾當成伴侶、親人,設身處地為他們想措施、解困難。讓他們信賴你,再難的第二次拒絕,直接又清晰,就像是一記耳光,讓她猝不及防,心碎,淚水控制不住的從眼眶裡流了下來。題目也能處理。”4月7日,鶴壁市山城區湯河橋街道黨工委副書記劉青云分送朋友她對做好信訪任務的感悟。

本年年頭以來,湯河橋街道依照“大事不出社區,年夜事不出街道”的任“女兒跟爸爸打招呼。”看到父親,藍玉華立即彎下腰,笑得像花似的包養。務請求,強化任務義務,落包養網實任務辦法,以化解牴觸、“我女兒也有同樣的感覺,但她因此感到有些不安和害怕。”藍玉華對母親說道,神色迷茫,不確定。保護穩固、保證成長為任務思緒,推進信訪任務順遂展開,依法、實時、當場化解牴觸膠葛,保護群眾符合法規權益,增進社會協調。

一孔橋社區居平易近吳某在騎電動三輪車時,失慎失落進下水道檢討井,招致頭部受傷。在病院包扎后,他到一孔橋社區反應檢討井平安防護不到位,請求社區輔助處理題目。社區任務職員清楚情形后實地訪問,在檢討井四周做了平安標誌。斟酌到吳某家庭艱苦,社區對其停止了幫扶救助她深深地嘆了口氣,緩緩睜開眼,只見眼前是一片明亮的杏白,而不是總是壓得她喘不過氣來的包養網厚重的猩紅色。,工作獲得美滿處理。

“我們將連續摸索信訪牴觸膠葛多元化解方法,心系群眾、以誠待人、專心幹事,將牴觸膠葛化解在包養下層、化解在萌芽狀況,不竭晉陞居平易近的幸福感、平包養安感和取得感。”劉青云表現。(龐江海)

访问港邮轮陆续抵沪 上海入境游稳步复苏查包養網心得_中国网

4月6日,入境游客在上海豫园商圈观光。

当日,来自德国、奥地利、瑞士等国的2500余名入境游客乘“迈希夫五号”邮轮抵达上海吴淞口国际邮轮港,开启为期2天的上海之旅。他们将前包養往陆家嘴、外滩、豫园、上海博物馆、衡山路—包養網复兴路历史文化风貌区、朱包養網家角古镇等地游览。

搭载300余人的“银影号”邮轮也将在4月7日抵沪。访问港邮轮陆续抵沪,见证上海入境游市场持续稳步复苏。据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统计,2023年上海接待来沪入境旅游者364.46万人次包養,同比增长476.84%。

新华社记者 陈爱平 摄

<  1  2  3  4  5  6  7  8  

这个暑假哪些文旅消费最出圈?有这些新查包養網特点_中国网

原标题:这个暑假哪些文旅消费最出圈?有哪些新特点?专家解读→

暑期已经接近尾声,这个暑期你是怎么度过的?有没有带着家人去旅游?有没有给孩子报个研学游?有没有去看电影、看演出?

今年暑期,国内旅游市场可以说是热闹非凡、精彩纷呈。一起关注:今年暑期,有哪些文旅消费的新场景、新业态精彩出圈?今年暑期文旅市场呈现哪些新特点?今年上半年,我国文旅市场持续恢复,那么,未来文旅消费又将如何释放出更大潜力?

首先我们先到各地去看看有哪些精彩的文旅活动。

寓教于“游” 暑期研学主题丰富热度高

近年来,研学游走俏暑期旅游市场。这些研学活动主题日益丰富,也让暑期文旅市场更加多元。

不久前,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兰布和沙漠的夏季研学营,迎来了一批青少年学员。研学从3公里沙漠徒步开启,用行走的方式,让学员们感受沙漠荒漠化治理的艰辛。

乌兰布和沙漠研习营学员 马驿骅:通过这次研学之旅沙漠徒步,学会了在没有指南针的情况下,如何用各种办法来判别方向,也学会了在没有水源的情况下,如何获得水源。

位于甘肃金昌的火星1号基地,是一个科普研学文旅基地。参观火星模拟生存体验中心、制作火星太空舱模型、在户外勘测地质环境、穿上航天服去看模拟陨石坑、在火星星际探索体验中心认识了解航天科技成就,来自全国各地的孩子能够在这里沉浸式地了解火星。

研学团学生曾梓皓:非常兴奋,感觉这里的地形非常复杂,模拟火星地貌很像包養網

在青岛第二海水浴场,中国海洋科学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带领着研学团的学生在海洋潮间带认识、采集海藻。随后孩子们在老师指导下对藻类进行鉴定、清洗、制作藻类腊叶标本,听专家科普海洋知识。

青岛嘉峪关学校学生 王思焱:这些海洋动物的魅力也很吸引我,但是有一些海洋的问题也在逐步恶化着,我想今后好好学习,以后尽我的一份微薄之力,让我们的海洋变得更美。

暑期“博物馆游”升温 特色活动受欢迎

暑期热门的旅游地有哪些?博物馆当属其一。今年暑期,不少地方“博物馆游”火热。各地博物馆不仅推出了各类特色活动和产品,还通过适当延长开放时间等方式,更大限度满足公众参观需求。

今年包養網比較暑期,湖南长沙博物馆推出名为“穿越小达人”的自主趣味参观,活动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开设不同主题的社会实践。在“文包養網字里的‘长沙’”主题探索活动中,孩子们在展厅里寻找不同时代“长沙”二字的奥秘。除此之外,还有包養網價格丰富的文物修复体验活动,让孩子们切身体会考古的乐趣。

参观学生 冯铖然:以游戏、娱乐、互动的形式,我知道了很多历史文化知识,也丰富了我的暑假生活。

在苏州,包括苏州博物馆、苏州丝绸博物馆在内的9家博物馆都推出了延时开放服务,将开放时间从过去的下午5时统一延长到晚上9时。

在上海,多家博物馆开展了“博物馆奇妙夜”活动,成为市民游客的一种生活方式和仲夏休闲好去处。

家长 池玲:白天太热了,正好看到历史博物馆的一个介绍活动,我们都觉得很好,然后就约着带小朋友一起过来玩了。

在上海历史博物馆,“长江口二号科学考古进行时”展览设计了探秘展览、亲子知识秀、儿童光影剧等系列活动。在博物馆的户外庭院,还有丰富的手工活动和游戏,让观众感受独特的博物馆夜间氛围。除了延长开放时间,上海各博物馆根据自身特色策划专场活动,推出门票、文创产品等折扣优惠,部分场馆还配套提供餐饮服务,满足游客在周末夜间来馆的不同需求。

多地推出暑期“夜游”模式 拓展新“夜”态

暑期白天气温高,夜间出行游玩成了不少人的选择。各地不断推出多元的夜间消费新场景和新业态,点燃了夜间经济新活力。除了夜游博物馆,许多景区也推出了夜游模式。

在夜晚灯光的映衬下,位于北京昌平的居庸关长城宛如游龙,盘踞群山之间。游客们夜登长城,感受古老长城的魅力。

在陕西西安蓝田县白鹿原影视城,这里推出一系列夜演、夜游、夜市场等体验项目,满足游客夜间休闲观演的需求。今年暑期,西安推出了百余场夜间促消费活动,为广大市民游客提供丰富的夜间消费体验。

在江苏溧阳天目湖,游客可以在这里体验“沉浸式”的夜航项目,观赏情景水秀表演。表演集情景剧、歌舞表演、灯光秀于一体,不仅融入溧阳当地文化,也给游客带来新体验。

沉浸式文旅受追捧 新体验激发新活力

沉浸式文旅如今越来越受游客追捧。创新的沉浸式文旅项目不断涌现,不仅给游客带来新的体验,也激发文旅市场不断迸发新的活力。

在陕西西安拍摄电影的老厂区,这个暑期以来,持续举办的电影档案展、好物集市、音乐节等活动,已经吸引了超100万人次的游客前来参观。老厂区目前已被改造为光影艺术的新空间,古朴红砖墙面上挂满各式电影海报,游客们边走边看,拍照打卡。

游客 陈兴馨:还是挺震撼的,周围的环境是复古风,像电影里面拍出来的电影感。

在现场的电影博物馆内,陈设着来自世界各国、不同年代的300多台电影放映机,游客可以零距离进行体验。

这个暑期,沉浸式文旅项目不断涌现,近日,中国交响乐团联合无相艺术空间,将音乐会与数字艺术结合,为观众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音乐盛宴;而在玉龙雪山脚下的云南丽江古城文林村内,游客和身着节日盛装的纳西族男女老少一起,体验传统火把节的欢乐;在北京,沉浸式话剧演出给观众们带来不一样的体验。

观众就座的整个区域就是舞台本身,戏就在身边开演。眼前吃的是真的晚餐,而身边坐着的可不一定是真的观众,很有可能是这场戏的演员,没准你还会被冷不丁叫出来,置身剧情,参演其中。

据悉,文化和旅游部将联动各地不断推动全国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培育,提升文旅消费体验,带动文旅消费增长。

暑期文旅市场持续火热 呈现哪些新特点?

今年我国暑期文旅市场呈现出哪些新特点?来听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洪向华的解读。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 洪向华:疫情过后的首个暑假,国内旅游业复苏十分强劲,全国演出市场持续升温,旅游景区一票难求,音乐节、露营节等消费爆点不断涌现。

整体来看,文旅市场呈现以下特点:

第一,游逸结合。以深度、慢享、休闲为特点的旅居出行模式更加受到游客的青睐,游客们的出行观念逐步从参观打卡演变为更注重体验的沉浸式出游和舒适感的度假;

第二,多元业包養行情态的融合不断创造新的消费场景。比如“音乐+旅游”“文化+旅游”“农业+旅游”“体育+旅游”,消费的升级态势比较明显,折射出中国经济的强大活力与韧性;

第三,文化体验是旅游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游客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发的热爱越来越强,一项项文化元素在旅游业的推动下活了起来、动了起来,体现出中国人民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烈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未来文旅消费如何释放更大潜力?

我国文旅市场持续恢复。今年上半年,国内旅游总人次23.84亿,同比增长超六成。实现国内旅游收入2.3万亿元,同比增长超九成。居民旅游需求得到了集中释放、旅游出行大幅增加,带动了相关消费的扩大。暑期以来文旅市场也是延续了强劲复苏势头。那么未来文旅消费如何释放更大潜力呢?继续听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洪向华的解读。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 洪向华:随着人们消费信心的加速发展和消费潜能的加速释放,为未来文旅市场的发展提出了更高层次的需求。

首先,要营造好一个良好的消费环境。进一步丰富活动的内容,加大惠民力度,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

其次,丰富产品的创新供给。当前旅游供需不平衡不充分,特别是优质旅游产品的供给不足,因此要推动更多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进入,鼓励旅游供给商更好地加快创新的脚步。

再次,延伸文旅产业的链条。例如挖掘旅游目的地的独特文化价值,开发新的业态,打造特色的文旅品牌,融合优质的文化资源,以品牌触发做到一融皆融,能融尽融。

同时,提升旅游目的地的智慧化水平。整合各地资源,构筑数字文旅的产业链,实现前端旅游项目的开发,终端电子商务的管理,后端全媒体营销和融合,进一步拓宽文旅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