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游客在彩色油菜花海间拍摄。包養
当日,浙江省湖州市埭溪镇举办油菜花节活动,乡村之星达人秀、汉包養網比較服巡游、花海骑行、亲子马拉松等丰富的活动包養網價格让市民游包養網客畅享明媚春光。
新华社记者 翁忻旸 摄
挖掘国货“潮品”消费增长点
——抓好全年经济工作之五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积极培育智能家居、文娱旅游、体育赛事、国货“潮品”等新的消费增长点。近年来,国货“潮品”引领消费新风尚,成为居民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专家表示,要从产品创新、品牌运营、把握新消费趋势等方面入手,进一步挖掘“国潮”消费潜力。
激发消费新热点
当前,国货“潮品”销量高速增长,不断形成新的消费热点,并展现出诸多亮点。“优质的国货承载着民族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而‘潮品’则代表时尚消费、品质消费潮流。国货和‘潮品’的跨界碰撞交融,激发出居民生活消费的新热点。”商务部部包養網长王文涛表示。
网包養網购成为国货“潮品”消费的重要渠道。数据显示,在网上购买过国货“潮品”的用户占比达58.3%。以今年春节为例,各种龙元素商品掀起了一股“国潮”热。创立于2010年的问童子是一家布艺玩偶国潮品牌,其设计的龙元素系列玩偶深受消费者喜爱。问童子市场品牌负责人介绍,主打的系列玩偶目前线上销售额已突破1000万元。
国货“潮品”出海也渐有成效。泡泡玛特、名创优品等众多“国潮”消费类公司海外业务增速引人注目。泡泡玛特发布的财报显示,去年其港澳台及海外业务营收达10.66亿元,同比增长134.9%。“国货‘潮品’凭实力打开了海外市场,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国货消费品竞争力的提升。”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产业所副研究员李子文表示,全球消费需求走弱的背景下,服装鞋类、美妆、3C电子、文创等领域的国货“潮品”逆势而上、不断“破圈出海”,成为出口贸易和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
创新引领新趋势
今年3月份,天猫平台联合13家国货品牌,在上海打造国货品牌乐园,并发布100多款国货新品,消费者不仅可以在线下免费看展逛展、打卡体验,还能购买同款商品。“当下国货‘潮品’已覆盖衣食住行等众多日常消费领域,并在美妆、养生、家居等多个热门领域都包養有亮眼表现,也带动了国风摄影、古城游览等诸多文旅消费。”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经济增长研究室副研究员楠玉表示。
年轻人成为国货“潮包養網比較品”的消费主力军。数据显示,2023年网购过国货“潮品”的“90后”“00后”用户规模超1.5亿。李子文表示,随着“Z世代”消费群体逐渐成为消费的主导力量,国货“潮品”的创新发展不断满足着新消费群体多元化、个性化、圈层化的消费需求。
越来越包養多消费者愿意为坚持自主创新、坚守文化传统的国货“潮品”买单。例如,以马面裙、汉服为代表的国潮服饰持续吸引年轻消费者的目光,“为什么年轻人都喜欢新中式”的话题登上热搜。“我最喜欢飞机袖配马面裙,既保留了传统样式,也便于日常通勤。为了搭配起来好看,我还特意购置了一个新中式发簪。”家住山西省大同的“95后”消费者李妍告诉记者。
打造品牌竞争力
无论是“翻红”的老字号,还是“出圈”的新国货,想要真正实现从网红到长红,需要在商品质量、售后保障、服务态度等方面持之以恒打造品牌竞争力。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林志杰建议,一方面强化国潮品牌形象与文化内涵,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潮品”创新融合,深入挖掘品牌的文化内涵,增强消费者的品牌认同感和归属感,提升品牌附加值;另一方面坚守品质,让国货成为优质的代名词,赢得消费者信任。
目前,全国中华老字号的数量已达到1455个。为进一步丰富消费供给,商务部提出今年将重点做好4项促消费工作,其中就包括推动老字号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为国货“潮品”消费厚植文化基础。
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表示,下一步,将以老字号为重点,促进国货“潮品”消费。如指导各地步行街、商圈、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等结合消费旺季,因地制宜开展消费促进活动,推动老字号产品在步行街集中展销,打造更多还原历史原貌、沉浸式的消费场景。(记者 李思雨)
河北省康保县土城子镇朝阳互助幸福院里,一出地方戏正在上演。65岁的李德大爷坐在小广场的戏台前,看得津津有味,“自从住进幸福院,不愁吃、不愁穿,还有医生给咱定期体检,每天心情好,身体也越来越硬朗了!”李大爷的幸福生活,是我国兜底保障网愈加牢靠的一个缩影。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政工作关系民生、连着民心,是社会建设的兜底性、基础性工作。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民政部门以完善制度机制、聚焦特殊群体、助力重点地区攻坚等政策“组合拳”,兜住最困难群体,保住最基本生活。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全国共有1936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纳入社会救助兜底保障范围,占全部脱贫人口的19.6%,脱贫地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不落一户、不落一人”,建起牢靠的兜底保障网
“多亏了低保政策,帮我们家渡过难关。”2018年,内蒙古赤峰市松山区当铺地满族乡南平房村村民王贵军因病致贫,乡民政办获得信息后,第一时间入户核实情况,并按规定将王贵军一家三口纳入农村低保范围,每人每年享受4400元低保。稳定的保障措施帮助王贵军一家缓过劲儿来。
“社会救助兜底保障是脱贫攻坚的重要内容,也是最后一道防线。”民政部副部长唐承沛说,民政部门聚焦脱贫攻坚、聚焦特殊群体、聚焦群众关切,综合运用社会救助等保障措施,实现应保尽保、应兜尽兜,努力做到“不落一户、不落一人”。
完善政策,兜住民生底线。
53岁的李冬梅是吉林省通榆县乌兰花镇太平村的低保脱贫户。从纳入低保,到收入增加实行“脱贫退出”,再到突发重病纳入低保兜底“支出核减”,救助政策让这个处于贫困边缘的家庭实现稳定脱贫。
通榆县民政局社会救助中心主任张海英说,2016年以来,县民政局在落实落细低保政策、做到应保尽保的同时,坚持返贫致贫风险预警与动态帮扶一体推进。
从全包養網国看,民政部连续多年出台加强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的具体措施,夯实兜底保障制度基础,确保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纳入社会救助兜底保障范围。
健全机制,精准施策。
如今在内蒙古,来自财政厅、人社厅等21个部门的46类352项数据,汇聚在社会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数据共享平台上。通过数据共享,已累计核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605.54万人次,反馈核查数据243.55万条,精准识别出因病、因灾等造成较大支出的对象,及时提供救助。包養
“建立健全社会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制、困难群众监测预警机制,既可以做到早发现、早帮扶,也有助于有效防止返贫。”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说。
“民政部持续将政策、项目、资金向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倾斜,筑牢兜底保障的坚固防线。”唐承沛介绍,中央财政安排的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连续多年向深度贫困地区倾斜。从2017年底开始,全国所有的县(市、区)农村低保标准全部超过了国家扶贫标准,纳入兜底保障范围的贫困人口,稳定实现了“不愁吃、不愁穿”。
分类施策,让各类特殊困难群体生活有保障
“感谢扶贫好政策,让我可以继续读书。”去年5月,山东省梁山县付庙村的孤儿小辉将一面“疾病无情民政有爱”的锦旗送到县民政局。
小辉患有心脏主动脉瓣狭窄,去年4月病情加重,急需手术治疗。“父母去世,出嫁的姐姐家庭困难,手术费用从哪来?”县民政局及时施以援手,需要个人承担的4万元手术费用全部由“孤儿医疗康复明天计划”救助。身体恢复健康后的小辉,考上了临沂职业学院继续学习。
像小辉一样的特殊困难群体,是民政部门有效履行兜底责任的重点关注对象。目前,我国已经建立起一整套社会救助制度,通过分类施策、精准帮扶,特殊困难群体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分别惠及困难包養残疾人1213万人、重度残疾人1474万人。
强化临时救助,确保急有所纾。
2019年,贵州省纳雍县百兴镇老街村村民邓书兰接到孙子的大学录取通知书时,又喜又愁。“孩子考上大学是好事,可他爸妈已经去世,这学费从哪来?”忧愁之际,传来好消息——民政部“福彩圆梦·孤儿助学工程”每年可资助1万元助学金。孩子上大学的问题解决了,邓书兰别提有多高兴了。
“对于贫困群众遭遇的突发性、紧迫性、临时性生活困难,强化临时救助急难救助功能,开展先行救助,可高效快捷解决‘燃眉之急’。”民政部社会救助司司长刘喜堂介绍,近年来,临时救助制度成效进一步凸显,2020年全国共实施临时救助1341万人次,同比增长46.1%。
动员社会力量,确保困有所扶。
听说区里招募志愿者,江西省萍乡市湘东区下埠镇大陂村的柳定芳第一时间报了名。“我家2017年脱了贫。生活好了,我也想为有需要的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经过考察和综合评价,柳定芳如愿成为一名志愿者,负责探视巡访本村6名困难老人。
民政部门引导社会组织、慈善力量、专业社工、志愿者参与脱贫攻坚,使兜底保障既有力度,更有温度。脱贫攻坚以来,全国社会组织共实施扶贫项目超过9万个,投入各类资金1245亿元,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作出了重要贡献。
写好易地搬迁“下半篇”文章,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能致富
“十三五”期间,全国960多万建档立卡贫困群众乔迁新居。易地搬迁之后,如何实现稳得住、逐步能致富?
民政部出台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社区治理专项政策,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合力写好易地搬迁“下半篇”文章。
完善基本公共服务,让搬迁群众住得下。
“当初,听说要搬下山,心里没底。现在娃儿有地方读书,我也可以放心外出务工了。”说起搬迁后的新生活,四川省昭觉县沐恩邸社区居民莫色尔布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为打消搬迁群众的顾虑,昭觉县组织未入住群众到新建的中小学校、幼儿园参观,实地感受专职社工提供的“四点半”课堂和“日间照料中心”。眼见为实,没了后顾之忧,莫色尔布一家欣然搬进了新社区。
营造社区家庭氛围,让搬迁群众住得好。
“不仅免费理了发,还学习了插花,社区这些服务真是太贴心了。”在贵州省铜仁市碧江区响塘龙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参加完“爱心集市”便民利民体验日活动的安莲英包養網开心地说。
和安莲英一样,响塘龙社区里住着不少易地搬迁过来的脱贫户。如今在这个安置点,孩子有人陪着阅读绘本,老人有人领着做健康操,丰富多彩的活动让社区越来越热闹,也让搬迁群众越来越喜爱这个新家。
建好安置社区服务体系,让搬迁群众能致富。
广西隆安县城厢镇震东包養社区,43栋楼共安置了约2.4万名搬迁群众。为了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社区打造“楼栋管家”团队,推动社区服务下沉到户。
如今,居民家里有啥事情,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楼栋管家”。搬迁户梁冠锋说,“就连找工作,社区干部都帮咱操心。”据介绍,为解决社区居民就业,“管家”采取“企业派单、居民点单、社区送单”服务模式,去年以来,累计送工325批23500人,帮助居民增收300多万元。
3月12日,新人张女士提前熟悉无障碍版结婚誓言准备进行结婚宣誓。
当日,北京市西城区婚姻登记包養服务中心宣誓厅里,新人张女包養網心得士和王先生手捧结婚誓言,共同许下携手一生、白首不离的诺言。
宣誓台前,王先生一身西装,难掩激动;张女士穿着红色旗袍,连酒窝里都盛满幸福。与其他新人稍显不同,他们面前那份记录着结婚誓言的文件上,一个个小小凸点排列有序。在宣读誓言时,张女士的双手始终熟练地摩挲着这些凸点。
张女士和王先生都患有先天性视力障碍。王先生能勉强看清大字,张女士只能感受到微弱光感。
为了让这场特殊的婚姻登记有爱无“碍”,在了解了包養行情新人视力情况后,北京市西城区民政局婚姻登记服务中心的工作包養網人员与中包養国盲文出版社合作,专门制作了盲文版、大字版无障碍格式的结婚登记告知单和结婚誓言,这也是我国首次为视障人士提供结婚登记无障碍格式文件。
2023年9月,我国首部无障碍环境建设专门性法律——无障碍环境建设法施行,对无障碍社会服务进行专章规定。此次为视障人士提供结婚登记无障碍格式文件正是一次有益探索。
新华社记者才扬摄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讯 气候变化对全球经济社会发展造成巨大损失。据估算,由气候变化导致的极端高温在1992—2013年使全球经济损失约16万亿美元。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指出,中国是受气候变化威胁最严重的国家之一,高热高湿环境、海平面上升、河流泛滥等气候变化灾害对中国农业和基础设施造成严重破坏,粮食和经济安全面临冲击。各国政府、非政府组织,企业,社会团体等机构与部门已积极行动,共同应对气候危机。政策效果的实现离不开与公众心理的适配。心理学研究发现,公众对气候变化的心理反应显著影响对气候变化的缓解与适应行为。探索气候变化对公众心理的影响、气候变化心理反应如何反作用于公众的气候行动实践,对于全民共建气候适应型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我国政府对公众气候变化意识和应对能力的重视日益加强。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2022年6月,生态环境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学技术部、财政部等17个部门联合印发《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以下简称“《适应战略2035》”),将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同时纳入气候变化减缓与适应工作的重点领域,并强调了公众在构建气候适应型社会中的重要性。此外,《适应战略2035》还提出要识别气候变化健康风险的脆弱人群,建立针对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服务体系。
国际上,气候变化心理学研究与政策实践正在快速发展。科学研究层面,气候变化心理专家不断积累和总结公众对气候变化的心理反应规律,据此提出气候应对行动干预措施,并通过国际权威期刊广泛传播;实践应用层面,美国耶鲁气候变化沟通项目、美国皮尤研究中心、欧盟“欧洲晴雨表”等多国调研机构连续多年进行公众气候变化心理追踪,并据此为相关政策的实施提供指导。我国的气候变化心理学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与国际前沿水平有较大差距,这与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大国定位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使命不相匹配。气候变化心理学研究需要长期积累,当前亟待加强公众气候变化心理研究与应用,更好地服务国家“双碳”(碳达峰、碳中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战略目标。
据此,本文旨在通过综述气候变化心理学的相关研究进展,系统总结气候变化对公众心理健康和行为反应的影响,分析阐述该影响产生的原因,并对如何将心理学研究纳入气候变化宏观减缓与适应行动提出相关建议,以期推动我国气候变化心理学研究与应用与时俱进、适应我国基本国情与可持续发展。
气候变化对心理健康和应对行为的影响
气候变化影响心理健康
近20年来,气候变化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日益受到研究者的高度关注。气候变化致灾的形式包括:持续几天的急性极端天气事件,如飓风、洪水、野火、短期热浪;持续数月或数年的亚急性天气事件,如长期的高温(或热浪)和干旱;持续到21世纪末甚至更长时间尺度的环境变化,如高温、海平面上升。每种形式的气候变化都可能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如损失财产、减少收入和就业机会、降低经济生产力、加剧媒介传播疾病和呼吸道疾病的发生、破坏人们对自然环境的依恋和联结、诱发社会冲突和群体间暴力,最终对心理健康产生重大影响。
经历急性极端天气事件会导致心理与精神障碍。焦虑和情绪障碍发生率会随着极端天气频率升高,继而引发急性应激反应和创伤后应激障碍,降低睡眠质量,提高自杀意念,以及由于失去生存家园带来的自我意识和认同感缺失。急性极端天气事件导致的灾害程度越严重、女性(相对于男性)、年龄较小、社会经济地位较低、受教育程度较低、少数族裔、有过往精神病史、家庭不稳定及社会支持不足等因素都会加剧人们经历急性极端天气事件后的心理与精神障碍危机风险。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的居民尤其容易受到这些后果的影响,因为他们更多地暴露于极端天气事件,而且高度贫困使获得援助服务更加困难。
持续数月或数年的亚急性天气事件会对心理健康造成威胁。研究发现,热浪持续时间越长,对人们心理健康的破坏性越显著。高温热浪会抑制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刺激生长激素和催乳素升高,造成身体脱水,从而损害认知功能,对于原先就患有痴呆、精神分裂症等严重精神障碍群体的影响更甚。长期干旱会导致食品供应中断和阻碍经济发展,通过破坏社区社会结构导致心理压力、广泛性焦虑和抑郁,对于原住民和发展中国家居民尤甚。儿童则由于生理脆弱性、与环境互动的独特性、有限的适应能力等原因,更容易受到长期气候变化带来的不良心理健康影响。
更长时间尺度的气候变化相关事件所带来的生存威胁使得人类的应对显得微不足道,从而带来最严重的心理健康后果。这些对未来气候变化威胁的忧虑表现为“气候焦虑”(climate anxiety),也被称为“生态焦虑”(ecoanxiety)。大规模跨国人群队列研究表明公众气候焦虑对其主观幸福感有显著负向影响,与抑郁和焦虑障碍显著相关,严重情况下会引发惊恐、食欲不振、易怒、虚弱和失眠等问题。作为慢性压力源,气候焦虑在儿童和年轻人中尤其突出;气候变化与认为“政府对此不作为”,可能会对儿童和年轻人产生长期、渐进且深度的心理健康损害。
气候包養網变化心理反应影响个体相应的减缓与适应行为
气候变化引发一系列心理反应,进而影响个体对气候变化的应对行为。例如,直接经历洪水、野火、干旱等与气候变化相关的极端天气事件提高了人们对气候变化的信念、风险感知与担忧,而这些气候变化认知和气候变化情绪反应将进一步影响个体的气候变化适应性行为反应。
气候变化认知指对气候变化客观现状的主观感知与评价。一般包括:气候变化信念(belief in climate change),指个体对气候变化是否正在发生的认知;气候变化归因(cause of climate change),指个体认为气候变化主要是由自然原因还是人为原因引起;感知气候变化影响(perceived impacts of climate change),指个体认为气候变化造成的影响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或者从影响程度大小来进行评价,将气候变化对人类生存与发展造成威胁作为基本共识,询问人们对气候变化在特定区域(如全球、本国或本地区)、特定人群(如自己、家人、外国人)、特定时间点(如现在、未来)可能造成的消极后果程度;气候变化风险感知(risk perception of climate change),指个体对气候变包養化风险的态度和感知,主要衡量对气候变化风险的形象性、灾难性和可控性的认知表征,构建气候变化风险认知地图。
气候变化情绪反应研究中,目前被关注最多的是气候变化担忧(climate change worry)和气候变化焦虑(climate change anxiety)。气候变化担忧源于个体持久、重复且难以控制的对气候系统潜在灾难性变化的认知加工,是气候变化引起的最常见的情绪反应之一。不同于气候变化担心(climate change concern),气候变化担忧是高度个人化的,与积极采取行动减少气候变化威胁密切相关。气候变化焦虑则与气候变化感知相关,即便未直接经历气候变化的消极影响,个体也可能产生气候变化焦虑,而且由于气候变化的不确定性,焦虑可能比对气候变化的恐惧更为普遍。此外,希望、愤怒、内疚、悲伤、感兴趣、厌恶等各类情绪反应也日益受到研究者关注。
减缓与适应是国际社会公认的应对气候变化的两大策略。宏观层面。减缓需要在能源、工业等经济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增加碳汇,而适应则需要在气候治理中对这2个系统在风险管理与识别的基础上采取调整措施,利用有利因素、防范不利因素,以减轻气候变化的潜在风险。个体微观层面。减缓和适应离不开公众的广泛参与,公众既需要积极参与低碳生活方式转型,通过节约能源、绿色消费、垃圾分类、绿色出行等行动减缓气候变化进程;也需要通过支持气候适应政策、知识学习、购买保险、获取物质与心理援助等行动主动适应气候变化,提升物质与心理韧性,减少消极影响、增加积极影响。大量研究表明,公众对气候变化的认知与情绪反应对其个人参与减缓与适应行为具有重要影响。
气候变化心理反应影响公众的减缓行为(如低碳生活方式转型)。气候变化心理影响个体的责任意识和道德感。如果个体认为气候变化主要由人类活动导致并由此产生内疚感和责任感,则更愿意接受低碳的生活方式,如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选用高能效家电、节约能源。气候变化心理影响个体的规范意识。对气候变化风险的感知有助于提升集体应对气候变化的社会规范认同,将气候变化应对转化为一种社会风尚,从而使得公众更愿意参与到气候行动中。气候变化心理还会影响个体对气候信息的关注。对气候信息关注方向的改变,会进而带来态度改变并促成行为改变。研究显示对气候变化的消极情感和高风险感知是公众关注气候变化信息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这些获取的信息反过来又能进一步提高公众对气候变化的认识和应对紧迫性感知,继而鼓励公众践行更加低碳的生活模式。
气候变化心理反应影响公众的适应行为(如提升物质与心理韧性)。大量研究表明,气候变化的人为原因归因及风险感知能够有效提高公众对气候政策的支持度,如碳税政策、化石燃料增税政策。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团队通过2020—2021年全国大样本纵向调研,分析公众对碳普惠政策支持度的影响因素,发现气候变化的感知对碳普惠支持度具有重要解释力。由气候变化引起的担忧、兴趣、希望等情绪反应会影响公众对气候公共行动和政策的支持度。公众对环境与气候相关话题的关注和参与也能够提高气候政策支持度。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团队在2020年底对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的大范围调研显示,公众对气候变化的信念、气候变化归因、影响程度感知与担忧显著提高了其对气候与环境话题的关注度,从而更积极地参与气候变化议题讨论,如从线上线下各种渠道获得气候变化相关信息并将其在人际网络中扩散,这使得人们对出台的气候政策或展开的公共气候行动具有更好的理解力和执行力。
气候变化影响个体心理及行为的内外部因素
气候变化对个体心理健康及减缓和适应行为产生影响,这一过程受到多层面内外部因素的作用,从而使得个体对气候变化的心理反应呈现出差异性和规律性。以下从4个层面进行阐释。
个体特征
整体来看,女性、年轻人、高学历人群和低收入者气候变化认知水平更高、情绪反应更强烈。值得注意的是,有关性别和年龄如何影响气候变化认知的研究结论并不一致,甚至有的研究发现收入对气候变化认知的影响相对较小甚至无关。
个体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影响气候变化心理反应。生态世界观反映了个体关于自然的价值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信念,会影响到个体对更具体环境问题的信念和态度,如气候变化风险感知。自我增强价值观激励人们关注自我利益,自我超越价值观则激励人们超越对自我利益的关注,后者能提高个体的气候变化信念、人为归因、风险感知和担忧。世界观和价值观对气候变化风险的影响甚至高于个人的综合科学素养,因此在气候变化心理的研究中受到较高重视。
个体的认知能力影响气候变化心理反应。一方面,对人类社会、经济和自然界之间系统关联的认知称为系统思维,直接影响人们对气候变化的信念、人为归因、风险感知和担忧程度。另一方面,自我评价为关心环境、有能力应对气候变化的个体,更能感知到气候变化对国家发展和个人福祉的威胁,从而引起更高水平的担忧。此外,越信任气候科学家、确信学界对气候变化问题具有高度共识、相信气候科学能够有效应对气候变化,个体的气候变化认知水平越高、情绪反应更强。
人际与社会互动
亲密关系的社交圈影响气候变化心理反应。亲朋好友间更高的信任程度有助于气候变化知识在夫妻、亲子及朋友之间的传递,从众的压力也会促使人们改变自身对气候变化的态度和看法,从而促进气候变化心理趋同化。
教育活动影响气候变化认知。气候变化教育能够直接使受教育者认识到气候变化对地方、国家和全球范围内的社会、经济、生态等方面造成的严重影响。实证研究也发现儿童参与气候变化主题的教育活动之后,对气候变化的担忧和相关知识水平显著提升;气候变化教育对成人气候认知塑造同样有效。
媒体宣传影响气候变化心理反应。一般而言,科研机构出版的科学评估报告、政府或社会组织发布的新闻都会影响人们对气候变化的认识。中国媒体的新闻报道对气候变化通常保持积极应对的科学态度,这些信息有助于增强人们对气候变化的风险意识。在美国,有研究发现非保守党派的媒体报道有助于增加公众对科学家的信任,从而增强他们的气候变化信念;然而,这些媒体报道发挥影响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政治和经济因素的作用,科学信息的作用反而微乎其微。
区域自然与文化特征
全球不同区域的生态系统和人群的气候脆弱性均存在显著差异,导致不同区域人群的气候变化心理反应存在差异。各地普遍表现出对气候变化事实的高确定性,但对气候灾害风险的担忧在气候脆弱性程度高的沿海(如日本、菲律宾)、生态破坏地区(如巴西)和经济落后地区(如巴布亚新几内亚)尤为强烈。美国非白人所处自然环境更恶劣、经济发展水平更低,比白人面临更多的气候变化风险,因此对气候变化的担忧水平更高。
各地文化信仰体系差异会塑造出不同的世界观与价值观,进而产生气候变化心理的区域化差异。相比个体主义和等级主义文化,集体主义和平等主义文化下的人群会更加考虑自己的后代或关注气候公正,从而感知到更高的气候变化风险。从文化传统与传承来看,中国文化受儒释道深远影响,强调“人与自然共生”的价值信念,而犹太教和基督教影响下的西方文化认为自然应该臣服于人类,这可能导致中国人对气候变化威胁感知更敏锐。跨国调研显示在中国感知到气候变化已经产生威胁的人群占比是美国的2倍以上。
国家气候变化治理模式与制度化程度
国家气候变化治理模式与制度化程度会对气候变化问题的社会关注度和气候变化实际应对能力产生影响,因而也会对民众如何认识气候变化、如何对此做出反应产生重要影响。有的国家或地区气候变化制度化程度较高,强调法律框架、经济增长和脱碳的协同作用,如英国设立了独立的专家机构来指导和评估气候变化,并将气候政策主管部门并入商业和产业战略部,能够自上而下充分调动公众对气候变化问题的重视,因此公众普遍确定气候变化正在发生、表现出较高水平的担忧。有的国家或地区气候变化政策的制度化程度较低、缺乏对气候知识的重视、没有将气候变化与经济增长相联系(如沙特阿拉伯),公众缺乏足够的资源与渠道获取气候变化相关信息,对气候变化的人为归因程度低、风险认知不足。
西方政治制度带来的公众政治意识形态分化导致民众对气候变化的态度分化明显,由于差异化竞争、利益集团差异和意识形态极化,西方不同政治派别对气候变化问题重视程度不同。出于对归属党派的身份认同感,政治左翼分子(如美国的民主党、英国和澳大利亚的工党支持者)比右翼分子(如美国共和党、英国和澳大利亚的保守党)对气候变化现状及气候变化的人为成因更为确信。在政治意识形态两极分化普遍存在的西方国家和地区中,尤其是北美(美国与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欧洲(德国、英国最明显,其次是意大利、法国和西班牙),气候变化心理的两极分化也十分显著,美国尤为突出,且分化趋势日益扩大;发达的亚洲资本主义国家中,意识形态差异也会影响气候变化担忧,如以色列和日本。但是对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来说,党派意识形态分歧并不会影响公众对气候变化问题的看法。在中国,并不存在多党制下的个体左、右翼政治意识形态差异,公众几包養網乎不存在对气候变化事实的怀疑(不到0.5%),而对比研究中的德国(大约10%)和美国(超过21%)公众对气候变化持怀疑论者均占较高比例。
加强气候变化心理学研究与应用,提升气候变化应对能力
个体与气候变化的直接和间接心理互动不仅对自身福祉具有重要影响,还会进一步影响个人与社会气候应对行为,并作为气候变化治理体系的一个重要环节,加剧或减缓气候变化进程。因此,无论是直接通过教育与宣传提高公众气候变化认知能力和低碳生活方式转型意识,还是通过完善气候政策设计从而减少公众碳足迹,都必须立足于对公众与气候系统互动过程规律的科学把握。针对当前我国构建气候适应型社会的现实需求,提出如下5点建议。
加强公众气候变化心理的数据库建设
建议有关部门和科研资源部署机构设立专门项目,支持开展系统的公众气候变化心理调研,为气候变化心理学研究和社会实践提供基础数据,建立和完善本领域基础数据库。
目前,国际上各类研究团队已经对公众气候变化认知水平进行了长期系统调研。欧美国家依据公众气候变化认知的心理特征,将人群划分为不同类型,如“4类印度人”、“6类美国人”、“5类德国人”]等,并对政策制定、宣传教育、气候传播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我国针对公众的气候变化认知与态度的调研起步较晚,尚缺乏系统部署。例如,中国气候传播项目中心于2017年发布了《2017年中国公众气候变化与气候传播认知状况调研报告》,报告内容覆盖中国内地32个地级行政单位和4个直辖市、样本量仅4 025人,且自此之后未持续追踪与及时更新;广东省千禾社区公益基金会于2021年对广州、深圳和佛山不同类型的社区进行调研,发布了《珠三角地区社区居民气候变化认知调研分析》,报告具有一定的区域代表性,但调研的深度和广度还需进一步提升。
建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应急心理服务体系
建议负责气候变化、心理健康和灾害管理等相关工作的政府部门,将公众气候变化心理纳入气候变化监测全局部署,建立覆盖应急心理准备、应急心理响应、应急心理处置、事后评估与改进全过程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应急心理服务体系。
对气候变化心理进行监测,有助于把握气候变化心理的区域特征,识别不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地理环境条件下的气候变化心理典型特征,判断气候变化潜在灾害的风险区划,加强相关人力、物力、财力应急资源的前期储备。基于追踪数据,可以纵向揭示气候变化心理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掌握地区发展、人口迁移、自然地理环境改变等外部因素对气候变化心理的影响,考察不同条件下公众心理因素对气候变化适应能力的作用程度,依据气候变化心理动态变化规律适时调整政策和公共行动。当前,我国针对气候变化客观风险以及重点群体的监测已建成综合气象观测和预警系统,若将不同区域公众气候变化心理纳入追踪监测体系,可以依据气候变化心理识别哪些地区人群具有高度的气候变化心理适应性(如气候变化认知程度高、风险意识强、负面情绪反应能够有效驱动气候变化应对行动但不会引发精神障碍),结合客观气候变化致灾可能性(如地理环境复杂、经济与基础设施落后、政策保障不完备等),从而能够有针对性地提前部署相应物质设备与应急心理服务资源,做好应急心理准备;能够在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后及时启动应急心理响应和面向直接受影响人群的应急心理处置;在应急心理处置结束后进行评估和改进,完善应急心理服务体系。
优化气候变化全民行动
建议有关政府部门和社会机构提高气候变化教育和宣传力度,优化气候沟通内容和模式,全面提升公众对气候变化相关问题的关注度和意识素养,引导公众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行动。
气候变化教育可以在各种正式和非正式环境中进行,包括教室、实验室、诊所、博物馆、互联网等,同时应确保教育内容与受教育者的认知水平相适应。各种类型的教育项目应侧重于提高受教育者对人类如何与自然互动、气候变化如何从一系列复杂的物理与人类社会互动的过程中产生,以及气候变化如何与环境污染、生物多样性损失、滥伐森林等其他环境问题相互作用的认识。此外,气候变化教育需要注意对受教育者心理健康的关注,指导人们如何识别自己对气候变化的感受,并以积极的方式表达和采取行动(如寻求社会支持),避免教育过程给受教育者带来替代性创伤,导致抑郁、创伤后压力、焦虑等心理问题。
气候变化的大众宣传目前主要体现为“小、散、杂”等特点。虽然在政府积极引导下,“全国节能宣传周”“全国低碳日”“世界环境日”等特定时间内会有计划地组织环境与气候宣教,但是活动规模往往较小,各地水平参差不齐,公众参与度和对气候变化关注的持久度难以得到保障。
从长远看,气候变化教育和宣传应当加强体系化和标准化建设。将气候变化纳入各级正式或非正式教育的过程中,应结合气候变化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研究结果,由跨学科专家编制专业的气候变化教育材料(如教科书、视频、户外项目等)。在学历教育体系中,应当为心理学和其他相关领域的本科生、研究生和博士后提供有关气候变化的课程、研究经验分享、实践和实习指导及资助,加大相关领域人才储备。在科学传播体系中,应当通过多元资金筹措等方式加强相关宣教产品研发,提升气候变化大众传播的广度、深度和科学性。
应用气候变化心理反应客观规律助推国家气候战略实施
建议生态环境、气候谈判等政府相关部门充分参考国内外气候变化心理监测体系的情报数据,将气候变化心理因素纳入我国及国际气候变化政策制定;与科研机构及智库合作,及时把握我国及其他缔约方国家民众的气候变化心理动态,进一步增强我国在国际气候博弈谈判中的主动性、在参与国际气候治理中的话语权。
心理学在揭示公众对气候变化的看法与态度、参与缓解与适应行为的动机、设计行为干预方案、缓解心理健康威胁等方面已经显示出重要的作用,但其潜力的充分发挥还需要该领域专家学者对气候变化相关问题更广泛的参与,包括但不限于科学教育、决策制定、组织行为、风险评估及灾害应对,并充分融合到这些领域的顶层制度设计、公众层面的制度实施及政策效果综合评估中。
气候变化相关政策的出台,应充分考虑和遵循气候变化心理的客观规律。重要政策出台前应依据区域气候变化心理典型特征选择试点区域,如将气候变化认知水平高的地区作为碳市场试点地区;政策实施时应将气候变化心理纳入政策参与度影响因素的考察中,据此调整政策以促进更广泛的公众参与,如气候变化心理对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支持度的影响与如何对后续的实际购买意愿产生影响;政策效果评估以及政策改革时,应将气候变化心理纳入政策满意度影响因素的考察中。
加强心理学与气候变化相关学科的交叉研究
建议有关政府部门、科研机构、高等院校重视气候变化心理学研究,加大相关方向科研投入,尤其是支持气候变化相关学科与心理学的交叉融合研究,提升对公众与气候变化相关的信念、态度、认知的科学认识,推动科研成果应用于公众科普宣教、气候实践和社区参与等活动,从宏观气候治理上促进政策制定及国际气候合作。
气候变化心理学是一门交叉学科,我国学者在气候变化心理与公共政策的交叉研究领域已有一定研究积累,聚焦在气候变化心理反应最终如何促成行为改变。已有研究包括气候变化风险认知、气候变化的外显和内隐认知、基于行为决策与社会规范等心理学视角研究家庭节能行为决策过程、会展节水行为、城市居民能源消费行为低碳化的心理动因、公众碳普惠支持度的心理因素等,此外,对我国居民生活节能引导政策的效力与效果评估、农村绿色能源消费引导政策研究、基于政策文本分析、绿色消费监管政策模拟实验、信息框架心理操纵等方式对绿色消费政策如何落地、基于实验室模拟实验考察优化碳普惠制度设计的方案等研究为有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了科学依据。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团队关于“我国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的研究成果为《“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规范十条》等文件的制定提供了重要的科学参考。
气候变化心理学还有待与更多学科交叉合作。能源、环境、材料等自然科学领域需要加强对个体行为碳足迹的有效评估以及研制更高能效的日用设施,在此基础上与心理行为干预紧密结合,提高行为干预的实际效益。影响公众低碳行为的因素不仅包括内在心理感知和动机,也包括客观因素评估,如绿色产品的价格、便利性、使用寿命预期,居民践行垃圾分类所需的社区基础设施等。因此,产品研发、社会治理等学科与心理学合作研究,有助于从内外部条件上包養共同促进公众践行低碳绿色生活方式。
国家需求和学科发展为气候变化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新兴交叉学科奠定了基础。目前来看,我国在气候变化心理学领域的研究尚未形成完整体系,与国际水平相比在研究深度和广度上均有差距。随着我国在全球气候治理中影响力的不断提升,加强气候变化心理研究,推动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气候变化心理学迫在眉睫,而这也将为我们优化全球气候治理体系贡献中国智慧与中国力量。
(作者:孙彦、陈雪峰、龚园超、田健池、纪泽宇,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学心理学系;李杨,北京工商大学;郭红燕,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韩锦,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张林秀,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国际生态系统管理伙伴计划;编审:金婷,《中国科学院院刊》供稿)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据《印度快报》3月30日报道,孟买妇科医生辛帕特瓦尔博士表示,女性需要更多睡眠是有科学依据的。
研究表明,包養網月经周期中的雌激素和孕激素的波动,尤包養平台推薦其是在经前期和更年期,会影响并扰乱女性睡眠模式。怀包養孕期间的荷尔蒙变化和身体不适会显著影响女性睡包養眠。另据美国全国睡眠基金会2020年报告,女性患失眠的可能性比男性高40%。辛帕包養特瓦尔博士指出,睡眠不足不仅会让人感到疲倦,对于女性来说还会增加患心血管疾病和情绪障碍等问题的风险。数据显示,女性更有可能被诊断出患有焦虑和抑郁症,而这与睡眠问题密切相关。
就如何改善睡眠质量,辛帕特瓦尔博士提出了一些建议,比如保持规律作息时间、定期锻炼、睡前洗热水澡、阅读或深呼吸、避免使用电子设备等。(张林枫)
淄博烧烤、东北铁锅炖、天水麻辣烫,这两年一个接一个城市因特色美食而迅速火出圈。一道地方特色菜带火一座城。吃什么?去哪儿吃?这不仅仅是文旅产业的焦点,它本身就是生产力,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包養。
商务部:22项具体政策措施促进餐饮业高质量发展
商务部等9部门联合发布《关于促进餐饮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商务部新闻发言人表示,下一步,将指导地方发展社区餐饮、老年助餐、地方特色餐饮、乡村休闲餐饮等业态,创新餐饮业消费场景。
《指导意见》从七个方面,包括提升餐饮服务品质、创新餐饮消费场景、增强餐饮业发展动能、弘扬优秀餐饮文化、促进绿色发展、优化餐饮业营商环境、加强组织保障等,提出了22项具体政策措施。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亚东表示,下一步,商务部将健全工作机制,细化落实举措,跟踪落实成效,会同相关部门推动解决政策落实过程中的难点、堵点问题。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 何亚东:建设平台载体,培育一批中华美食街区,指导地方发展社区餐饮、老年助餐、地方特色餐饮、乡村休闲餐饮等业态,创新餐饮业消费场景;完善餐饮业标准体系,推进餐饮数字化赋能,积极推动中餐“走出去”。
此外,还将加强宣传引导,坚决制止餐饮浪费,总结推广各地促进餐饮业高质量发展的有效做法和典型经验,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复苏明显 去年“下馆子”花了5.29万亿元
2023年我国餐饮业明显复苏,全国餐饮收入达5.29万亿元,同比增长20.4%,较疫情前的2019年增长13.2%。尽管复苏明显,但是商务部服贸司负责人表示,目前,餐饮服务仍然存在发展方式粗放、安全基础薄弱、发展环境不优等问题。
无论是外出旅游还是日常消费,不少人外出就餐会选择有品牌的特色餐饮连锁店。我国的大型餐饮企业的连锁化率在80%左右,中小型的品牌企业连锁化率在50%左右。可以说,品牌化是老百姓信任餐饮企业的一个很重要的尺度。
去哪儿吃:社区餐厅成餐饮消费新场景
说到餐饮消费的新场景,眼下,社区食堂成了不少居民的选择。
在江苏扬州的九龙湾社区,每到饭点,社区餐厅便逐渐热闹起来,不少居民陆续到这里排队用餐。这个社区住着近3000多位老人,其中有大约三分之一的老人有着助餐需求,社区餐厅便成包養了他们的用餐首选。
江苏省扬州市九龙湾社区居民 周新梅:口感挺适合老年人的,菜烧挺烂的,又不是很咸,比我们在家里烧得好吃。
在四川省江油市川矿社区,社区餐厅包養最初的想法是服务老年群体,没想到不仅留住了老年人的胃,也抓住了年轻人的心。
在河南郑州,社区餐厅逐渐衍生出了社交功能,成了社区居民们的线下“朋友圈”。
去哪儿吃:社区和乡村餐饮 发展潜力足
除了连锁餐厅、特色小吃,当前,餐饮供给结构可以说是出现了更加细分的变化包養網,那么,不同的餐饮消费场景,尤其是社区餐饮、乡村休闲餐饮,如何深挖潜力?
《指导意见》提出,盘包養網活社区闲置空间资源,支持设立早餐店、老年食堂等社区餐饮网点,鼓励地方向提供社区老年人供餐、助餐服务的有关机构给予适当支持。
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院长 荆林波:包括老年人的便利的这个坡道,进入餐厅要有坡道,要有升降电梯,甚至针对老年人推出老年人的食谱。因为老年人是要低油低糖,那就是要在特定的区域要拨付一定的场所、低的租金,满足公益的餐饮的服务,这个是政府必须下力量。
鼓励大型连锁餐饮企业下沉发展,挖掘县域餐饮市场潜力。落实创业担保贷款、培训、场地等支持政策,引导专业人员返乡入乡创业,发展乡村休闲餐饮。
餐饮消费如何再挖潜?
从总体来看,餐饮业收入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达10%以上,是促消费、惠民生、稳就业的重要领域。可以说,餐饮业是透视消费活力的重要窗口。那么,此时发布这样一份《指导意见》,将能如何深挖餐饮消费潜力?戳视频,听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吴萨的分析。
数据来源: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
数据来源: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
北斗,自古以来一直专指北方苍穹中定四时勘方向的七颗明星。今日,当我们提起北斗,它更是一组闪耀太空的中国卫星。
3年前,随着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座部署全面完成。2020年7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宣布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北斗系统进入全球化发展新阶段。
从北斗一号到北斗三号,从覆盖亚太到服务全球,作为重要的新型基础设施,北斗系统深度赋能各行各业,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时空基石。2022年,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体产值超过5000亿元,产生显著经济效益。
北斗远在天边,应用近在身边。如今,北斗在国内导航地图领域已实现主用地位,北斗定位服务日均使用量超过3600亿次。此时此刻,距离地球表面不同高度、不同角度的轨道上,北斗卫星正在不停运转,随时为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用户提供全天候、全天时、高精度的定位、导航与授时服务。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北斗的世界,感知这一系统如何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又将怎样更好满足群众美好生活需要。
——编 者
坐标:北京海淀 应用:自动驾驶
“聪明的车行驶在智慧的路”
北京海淀区的中关村软件园,不时能看到搭载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和摄像头的自动驾驶出租车在街道上行驶。打开叫车软件“萝卜快跑”,输入目的地,稍候片刻,一辆自动驾驶出租车来到身边。
在车门旁的触控屏幕上输入手机号后4位、完成身份验证后,车门解锁。在后排落座,点击屏幕上的“开始行程”,车辆平稳起步。行驶过程中,眼前的显示屏实时显示车辆及周边路况的三维建模画面,一条淡蓝色的“水波”提示接下来的行驶路线。经过红绿灯、人行道或掉头转弯处时,方向盘自动打转;遇到狭窄路段、会车等复杂场景时,车辆及时反应,保障安全。
近年来,自动驾驶技术及产业发展加快,简单友好的用户体验,背后是感知、决策、规划、控制等多个系统,源自人工智能、5G通信、激光雷达、高精地图等多项技术的支撑。其中,北斗系统提供的高精度、高可靠的卫星导航定位服务,是不可或缺的基础能力。
“北斗卫星导航定位服务结合惯性导航技术,可提升离线高精度地图的制图效率和精度;北斗卫星导航定位服务和激光雷达定位、视觉定位等融合,形成覆盖多场景的安全定位。”百度智能驾驶事业群首席品牌官王翀说。
“自动驾驶意味着,聪明的车行驶在智慧的路。”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卫星定位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刘经南表示,“对于‘聪明的车’来说,响应速度要达到微、纳秒级。一辆汽车如果以100千米的时速行进,1毫秒时间内汽车已向前移动了近3厘米,就可能存在安全风险。北斗目前已经可以实现厘米级定位、纳秒级授时,能够满足自动驾驶时空位置的控制需求。对于‘智慧的路’而言,基于北斗的高精地图是行车环境信息的‘基底’,能反映出地图目标在现实世界中的准确位置,还包含更丰富的道路交通信息,实现路径规划和导航。甚至在车辆传感器失灵的情况下,高精地图还能根据路况数据主动对车辆运行实现变道减速的控制。”
北斗系统对车载终端、路侧设备、云端平台的全面支持,让自动驾驶车辆“耳聪目明”,更加智慧高效。“车配传感器观察到的环境变化可能是一个实时的变化,与高精地图匹配后,将捕捉到的变化通过路边车联网通信节点及时上传到‘云端’,验证确认后,再将这些信息汇总于‘云’上,主动推送给需要的用户,真正实现车、路、人之间的高度协同。”刘经南说。
北斗系统提供的创新驱动力,让自动驾驶这一新生事物跑出了“加速度”:百度旗下的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平台“萝卜快跑”测试总里程超过6000万公里,订单量已超200万;和芯星通自主研发基带芯片,与微机电包養惯导的深度融合可优化在楼群、隧道和高架桥等复杂环境下定位的连续性和可靠性……
“北斗与5G、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融合发展,不仅打开了自动驾驶领域巨大的市场空间,也在智慧交通领域不断拓展多样化的应用场景。”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会长于贤成说,目前北斗高精度智能驾驶系统已形成规模化应用发展态势,基于高精度北斗的车道级导航功能已在8个城市成功试点,并逐步向全国普及。
坐标:浙江舟山 应用:海洋渔业
“渔船出入都能服务保障”
浙江舟山市沈家门渔港,数千艘渔船排列整齐、桅樯林立。眼下,除钓具渔船、特许渔船可以正常外出生产,余下的1500多艘渔船在港伏休。
“以前出海遇到险情,那真是两眼一抹黑。”58岁的船主杨岳靖,带着记者走进驾驶舱,应用了内置北斗的天通船载卫星电话、船载卫星宽带通信设备等装置一应俱全。指着船上橙黄色的北斗船舶示位仪,杨岳靖赞不绝口:“有了它,出海的渔船不仅能够精准报位,信号丢失或者发生险情时还会发送报警信息。不光能定位,咱们在海上还能收听天气预报和预警通知。”借助北斗、天通的短信及电话功能和宽带设备的应用,现在可以将实时渔获情况发送给渔商,渔运船便能迅速准确驶向捕鱼船所在位置,第一时间拉到新鲜的渔获。销售节点前包養網移,保证了鲜度,才能卖出好价钱。
硬件设备之外,基于位置信息高速运转的渔船精密智控系统同样大显身手。
舟山市海洋与渔业局信息中心值班室内,中心主任孙平华像往常一样注视着大屏幕。屏幕上实时显示着装有北斗导航定位终端的各艘渔船信息。基于对位置信息的分析预判,142.8海里外的一艘渔船与航路上的一艘商船有碰撞风险,语音电话随即拨出:大轮航线,注意安全。随即收到渔船回复:“谢谢,我会注意观察。”
孙平华介绍,舟山市运用电子围栏划定事故多发区,有渔船驶入电子围栏划定区域,系统就会触发预警信号。“渔船出入都能服务保障。到了休渔季,渔船有移动并超出一定速度后,系统平台会对相应船只发出预警。”
在舟山,除了服务管理,北斗还孕育出诸多产业。
嵊泗县枸杞岛的贻贝养殖基地,上万亩的养殖水域用上了基于北斗研发上线的数字化养殖管理平台。管理平台研发者、浙江同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孙海说,通过安装定位设备,建立海上电子围栏,因为水域划分不明导致的贻贝养殖纠纷大大减少;北斗海洋检测浮标可以提供实时精准的水温、盐度、溶解氧、pH值、浊度等参数,帮助养殖户更好地了解水质状况和环境变化。
同博公司,是一家深耕北包養斗产业及海洋大数据服务领域的浙江省专精特新企业。公司研发的北斗船舶示位仪,已经覆盖了舟山当地八成以上的渔船。新近开发的带有北斗定位装置的救生衣,能够在人员落水时,自动感知并不间断报送位置信息。
从天通船载卫星电话到北斗人员求救定位系统,再到北斗通信一体机、船载卫星天线……在舟山,基于北斗系统的产业触角正延伸到海洋渔业的方方面面,保护渔民生命和财产安全,实现海洋渔业的可持续发展。
坐标:广东佛山 应用:智慧能源
“构建起巡检的精准三维坐标系”
广东佛山市狮山镇三环西路,一架搭载可见光和红外测温仪的无人机,沿着既定的铁塔航线,完成了对输电设备多个关键零器件的拍照、测温。
“这次规划时间6分28秒,我们利用遥控器终端,通过账号访问北斗高精度定位主站系统,选择自动飞行作业航线,就可以完成对这几座基塔的精细化巡视。”南方电网广东佛山供电局机巡作业班班长黄丰说,北斗厘米级的高精度定位,可以准确告知无人机位置。
“依托北斗系统,构建起巡检的精准三维坐标系,通过这个空间模型规划航线、航点,无人机巡检时,不会因为误差撞上线路、变电站等。”技术人员曾懿辉在一旁解释。
“绝缘子是否发热、螺丝是否松动等,这些部位最容易发生故障,以前只能凭借肉眼和手持红外测温仪来判断。”回想起10年前,黄丰和输电班要靠人工攀爬完成对输电线路的验收、故障巡查,“当高度超过40米时,能感觉到铁塔一直在摇晃,一座基塔巡下来,全身都湿透了。”现在用无人机巡检,拍照传至后台,通过点云技术开展精准分析,生成的报告会及时反馈,提醒相关部门处理隐患。
通过无人机搭载激光雷达、红外测温仪、夜视摄像头等,输电线路的巡视工作大部分转为机器作业。据统计,截至2022年底,南方电网公司无人机自主巡检里程累计超100万公里,自主巡检采集的照片超过8000万张。
“我们从2018年包養开始建设由北斗基准站、通信网络、数据处理系统组成的北斗地基增强系统,最终实现定位达到厘米级。”南方电网广东电网电力科学研究院北斗技术负责人鄂盛龙说,这个过程中也遇到了不少难题,“比如受太阳活动周期影响,我们处于南方低纬度地区,电离层相对更活跃,定位效果受到影响。为此,我们先后走访了武汉大学测绘学院和广东省国土资源测绘院,一并与行内设备及定位服务厂家进行了多次技术交流。”
“一开始,大家不习惯使用这个系统,后来随着算法的提升、技术的更迭,越来越得心应手。接下来,我们还将持续开展定位算法优化和基准站加密等工作,不断提升北斗定位可靠性。”鄂盛龙说。
目前,南方电网基于617座北斗定位基准站组成的高精度服务网,在无人机自主巡检、输电杆塔地灾监测、现场抢修应急通信等16个领域培育北斗应用场景,累计推动12万余套国产化北斗终端应用,支撑输电线路无人机自主巡检、主干电网调度领域北斗授时基本全覆盖,提升应急情况下信息传输和人员定位、车辆安全智能高效管理等能力,解决无公网或公网信号不稳定区域的电力信息传输问题,全面支撑电网数字化转型。
坐标:四川绵阳 应用:预警监测
“有了天上‘星星’站岗,踏实多了”
“隐患点监测到存在变形、位移风险,请立即到现场巡查、核实。”窗外夜色渐浓,地质灾害监测员廖德华的手机被预警短信点亮,他迅速出了门。
廖德华是四川绵阳市黄土镇莲花村村民,村子地处浅丘,常年被地质灾害困扰。他2011年搬进村,屋子前不远处的空旷平地在滑坡中塌陷了近8米,现在已变成斜坡。
为了保护乡亲们的安全,老廖担任了地质灾害监测员。“在培训中学习过防灾知识,监测灾情时心里还是忐忑。”履职6年多,他的经验是多走多看,包養網地面的情况必须一趟趟巡逻看个仔细。
2021年,当地自然资源部门为莲花村进行了滑坡治理,一批应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地灾监测设备进场。“滑坡主滑方向布置了两个监测站,借助北斗系统实时采集数据,对地质灾害表面的形变位移进行监测。”行走在隐患区域,四川九洲北斗导航与位置服务有限公司工程师辜旋介绍,雨量计、裂缝计等设备安置到位,这些前端传感器能感知毫米级的微小变化,并与北斗系统相连,将数据传输至安全监测预警平台。
“有了天上‘星星’站岗,踏实多了。”这两年老廖的监测担子轻了不少,只需关注预警短信,按指示及时巡查。工程师每月对监测设备进行巡检,及时校准,力求将数据误差降到最小。
走进绵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指挥大厅,四川省地质灾害专业监测预警平台正在运行。三维+VR全景地图上标注着密密麻麻的灾害隐患点,危害体倾角变化、降水量等数据实时传回,在平台接受分析,成为下达指令的依据。
2018年以来,绵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引入北斗系统助力防灾减灾,已累计建设地质灾害群专结合监测点1000余个。“我们可以直观看到每个点位的实时环境信息,一旦相关数据达到阈值,平台就会做出蓝黄橙红4个级别的预警。”绵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地质灾害防治科科长刘宏扬介绍。
预警发出后,基层监测员会立即前往现场反馈情况,再由自然资源部门专业人员分析决定解除警报或处置灾情。翻阅平台的处置记录,记者看到,去年平武县溪坝村滑坡隐患点出现裂缝,预警从蓝到红,裂缝周边的地质数据、走势和现场图片均在监控中,滑坡发生前周围住户就已撤离。
“监测精度大大提高,监测人员无法到达的山顶、断崖不再是死角,全天候监测也成功实现。”刘宏扬说。
星斗织成安全网。桥梁的倾斜、应变、震动以及过往车辆荷载;隧道的变形、结构受力、地质环境动态,借助北斗系统均能实现全面监测。“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将引入数字孪生、雷视融合等技术,对重点监测区域进行虚拟建模,借助历史数据、实时数据和算法模型实现分析预测,进一步提升灾害预警监测能力。”四川九洲北斗导航与位置服务有限公司工程部部长邓健说。
据统计,截至2022年6月,“北斗+安全智能监测预警云平台”已在20个省份的水利、应急等领域布设监测点8000多个。